容瀾笑著給許知之回了一禮,道:“我就說小姐才情不俗,卻沒在燕京城聽過你的大名,果然是應試的考生,還真讓我猜對了。”
猜她?
這女人是隨口說的、還是意有所指?
許知之輕笑了下,試探地說道:“什麼才情,只是小聰明罷了。倒是容小姐神秘莫測,更令人刮目相看。”
“讓小姐見笑了,不過在下不姓容,我姓燕,名喚容瀾,燕京人士,今年20歲。”容瀾見她這麼問,也不裝傻,反而異常的坦白,“不知小姐尊姓大名?”
竟然也是姓燕?
許知之有些意外。
據她所知,在燕來國,貴族和平民兩級分化嚴重。但凡是皇親國戚的後代,是禁止透過科舉來綬官的。
通常這些皇女世女從出生就有俸祿,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有對應的封綬;嫡系女孫可直接封王襲爵,旁系後代,按照對應的地位降級封官。
她們全都由國庫恩養,姓氏就是她們身份的象徵。
但燕容瀾明明姓燕,卻公然來參加科舉!
可見她這個名字很有玄機。
許知之沉吟了片刻,回道:“在下許知之,15歲,白水村人。”
“咦?”
燕容瀾聞言,輕呼一聲,隨即一連驚訝地看著她,“所以白水書院的院長裴少璋是你的……?”
“是在下恩師。”許知之坦然回答。
她早就知道老師的事情,聽說她年輕的時候才華橫溢、但為人固執,且恃才傲物,雖然在科舉中連中三元、成為轟動京城的一代才子,但進入官場後仕途卻屢屢受挫,再加上她不願意曲意逢迎,每每被打壓的不成樣子。
老師也不屑官場裡的爾虞我詐,索性狠狠心辭了官,走遍燕來的南北開始研究起水利工程,最後在白水鎮上遇到了現在的夫君,於是就在那裡定居,並且創辦了白水書院。
要說白水書院能聞名京城,也不只是少璋老師的功勞。
說起來,許知之之前,老師還有一個學生,也就是她的師姐,叫周明玉。在三年前的春闈上,師姐和老師當年一樣連中三元,師徒成為一時佳話,因此白水書院才聲名鵲起。
只是師姐的官運似乎也繼承了老師的曲折,考中狀元已經三年了,現在卻依然被困在翰林院的從六品修撰一職,只是比正七品的知縣高了一級。
這三年來都沒挪過一次窩。
眼看比她差的同期一個個或者外調、或者內遷,全都爬到了她的頭上。而許知之這個師姐卻穩穩地坐在了原地,也是不容易啊。
她進京前,老師就曾囑咐過她,讓她考完試去看看周明玉,聽說對方也有了辭官回鄉自暴自棄的想法。
許知之只覺得,希望自己不要步這兩人的後塵。
“原來如此。”燕容瀾恍然大悟地點頭,“說不定你就是燕來國第三個三元及第的狀元!”
許知之默默地笑了笑,很善良地提醒她,“我鄉試的解元另有其人。”
燕容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