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晁蓋,林沖兩人便與菜園子張青一道,前往光明寺。
至於許貫忠,武松,焦挺,孟虎,潘金蓮,武大郎則與孫二孃留在酒肆中。畢竟,佛門清靜之地,晁蓋也知道自己冒昧上前拜訪,已經是多有打擾,故而便只帶了林沖前往。
從那十字坡張青家的酒店出門,東環西繞,走的皆是有些崎嶇的山路。約莫走了兩個時辰,方才來到那光明寺門前。
晁蓋放眼看去,此處卻是一塊山坳,那光明寺卻宛如藏在深山之中一般,若不識熟悉之人,定然難以發現。
那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只是眼前古樸的寺廟,色彩有些斑駁,模糊不清。寺廟外面長著幾株數人合抱的參天古木,依稀有著嫋嫋的佛號之聲傳來,如晨鐘暮鼓一般,令人心馳神往。
這光明寺的由來,在路上晁蓋與林沖倒是聽張青說了一番。
據張青所言,相傳,這光明寺乃是興建於唐朝肅宗至德年間,乃是當時天下聞名的佛寺,只是後來因緣際會,有些沒落了。而且,關於這光明寺的來歷,更是有著一則生動的傳說。
相傳,觀音菩薩出遊,來到此間。見方圓百里之內無大廟,無佛教之音像,無勸善之場地,更有些靡靡之音禍亂眾生,淫邪之人眾多,頓生奸邪之事。故而,觀音菩薩遂決定尋一聖地,引世人修建寺廟,安印佛像、勸善世人,度滅一切苦厄。
後,又見此山中段一峰狀似巨鼎,似有靈氣,便略施佛法,將正在修建′南堂′的住持和尚引至該峰。那住持和尚悟出佛意,便於唐至德二年在此上修建了一座大寺廟,取名′光明寺′,意即佛光普照,大放光明,度滅苦厄之意。
在那山門口,晁蓋駐足看去,只見一塊異常古樸的大匾額上,書寫著三個青色的遒勁大字——光明寺。晁蓋愣了愣,只覺得那眼前的三個大字,如同有著嫋嫋的禪意一般,若有若無地滲透出來。
須臾之間,晁蓋似乎是有些出神,似乎是領悟到了什麼,但又覺得有些虛無縹緲,一時之間,卻是有些不可捉摸。
吱呀!
正在此時,那山門卻是緩緩被開啟,繼而從中走出一個有些枯瘦的和尚。那和尚見得最前面的張青,頓時對著張青微微雙手合十說道:“原來是張青施主,快請!”
話音落下,那和尚的目光又頓時落在張青身後的晁蓋與林沖身上,不由有些奇怪地打量著兩人:“這二位施主是……?”
“法明師父,這兩位乃是隨張青一同上山拜會的。還請法明師父通傳一聲!”,張青看著眼前的和尚,微笑著解釋道。
“幸會!”,那法明和尚看了晁蓋與林沖一眼,繼而對兩人微微致敬示意:“既是如此,還請兩位稍候片刻!”
那法明說罷,繼而便轉身再度進寺。不一陣,那法明便再度前來,對著晁蓋兩人微笑一聲:“諸位請!”
“多謝法明師父!”
晁蓋抱拳微笑一聲,跟著對方進入寺中。剛進寺門不遠,便見到眼前的卻是一面浸透這歲月痕跡的土牆,牆上鐫刻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直觀看上去,這光明寺卻不是特別恢弘,只是透著一股聖潔之感。
咚!咚!
繼而,晁蓋幾人耳邊便傳來了悠揚的鐘聲,不斷有些此起彼伏的唸經誦佛之聲伴隨而來,猶如能夠洗滌人心頭的鉛華一般。
“此時寺中尚未結束早課,兩位施主可以先隨意逛逛。稍晚些時候,法明再帶兩位施主去見住持方丈!”,那法明對著晁蓋與林沖說道。畢竟,張青施輕車熟路,自然不用他再多操心。
“法明師父不必費神了,張青此來,本也是想要向方丈大師辭行。待張青送完了這菜蔬,自引著兩位前去拜謁方丈大師便是!“
“怎麼?”,見得張青如此說,那法明和尚一愣,頓時有些詫異地問道:“難不成張青施主要遠行?”
“不錯”,張青點點頭:“張青與渾家準備離開酒肆,前往他處了。今後怕不是不能再往寺中送菜了,還望此行也是前來辭行,不過寺中可再著一人前往張青酒肆後面的菜園便是!”
“這倒是小事,只是不想張青施主也要離開了!”,那法明和尚唏噓一聲,繼而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法明便不多打擾了!”
說著,法明便轉身離去了。
“要不兩位哥哥便在此隨意轉轉,那齋堂清清寥寥,倒也沒什麼稀奇。待張青處置妥當了那便,便前來尋兩位哥哥前去拜謁住持!”,張青看著晁蓋兩人,微笑說道。
“也好”,晁蓋笑著點點頭,那齋堂不過就是僧人吃飯的伙食房,倒也的確沒什麼可看的,當下對張青說道:“那我等便在此等候賢弟!”
張青點點頭,便運著菜蔬朝著院牆一邊的小路離去了。而晁蓋與林沖對視眼,繼而兩人便饒有興趣地對順著那聽到的鐘聲佛號尋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