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諸國君王,私底下稱他陰險狡詐,笑裡藏刀,與季玄陵比起來,他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望其項背。
不過,向大康增兵,對齊王誘惑太大了。
縱使懷疑季玄陵的建議綿裡藏針,齊王仍舊非常心動。
一杯茶後,試探的詢問:“秦國與大乾結盟,你卻警惕大乾,不怕引起大乾的誤會嗎?”
啪!
季玄陵拍案而起,驚得齊王,公子僚聞聲相望。
“今日秦國的處境,脖頸處懸著一柄屠刀,任人拿捏,本王尚不能掌控生死,秦國國將不國,何懼大乾誤會。”
頭懸利刀?
這怎麼可能?
近日來,他季玄陵在龍城內,風頭正勁,何來的危險?
齊王捋著銀鬚,唇角噙笑,反覆思考著秦國可能面臨的危機,思前想後,仍百思不得其解,不知秦國面臨什麼危險。
當即說道:“秦國遇險,齊國絕不袖手旁觀,願助秦國渡過難關,有何危險,不放說出來。”
“不好說,不能說!”
季玄陵揮揮手,黯然傷神:“過些時日,王上便知秦國的處境。北方諸邦乃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故才極力建議,齊國向大康境內增兵,趕快消滅大康。
七國的國力增長,面臨來自他國的威脅時,也可聯合起來,共進退,共渡難關。”
此時,齊王不知秦國面臨什麼樣的危險。
透過季玄陵的話,他隱隱猜出秦國的危險多半來自大乾,畢竟,除大乾能對付齊楚燕韓趙魏秦外,其他諸侯國很難讓秦國,齊國犯難。
“本王與朝臣商議後,會考慮向大康增兵,期待他日兩國精銳並肩作戰。”齊王適可而止,沒有過多的糾纏,頓了頓叮嚀道:“秦王,卿月遠嫁咸陽,望你善待她。”
不管齊秦兩國如何針鋒相對,作為父親,齊王仍然希望卿月公主得到幸福。
可惜,季玄陵針對齊國時,有意冷落卿月公主。
今彼此關係修復,齊王特意提醒他。
“嗯!”
季玄陵點了點頭。
齊王沒有再逗留,起身辭行。
走出秦王宮,公子僚扭頭瞥了眼秦宮,快步靠近齊王,低聲說:“父王,秦王何意,他的意圖,兒臣實在琢磨不透。”
“很正常,他太善於蓄勢,造勢,運勢,平衡各方勢力了,常常未雨綢繆,料敵預先,做到出奇制勝。”齊王說,連他時常都沒法揣測季玄陵的計劃,何況公子僚了。
不過,他大致瞭解季玄陵的性格,對內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輕鬆駕馭部下,令其心甘情願地為他賣命,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對外,秦國處在強勢時,季玄陵常採取雷霆鐵血之手段,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除之。若遇強敵,秦國暫時沒法除之,季玄陵便換了副模樣,溜鬚拍馬,阿諛奉承,唯命是從,採取利益均沾才的策略,不一切代價穩住對方。
秦國強大時,又加倍報復。
今選擇與齊國合作,便是韜光養晦,借力打力,齊王不敢輕敵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