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齊國增兵?
齊王,公子僚大吃一驚。
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兒,驚喜來的太意外了。
“此話當真?”
齊王尚且能掩飾激動,保持平靜的詢問。
公子僚已像飢腸轆轆的狗熊,窮途末路時,遇到巨大的蜂巢,儘管面臨被蜂群刺傷的可能,但蜂巢內儲藏的蜂蜜,對他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當前,齊楚燕韓趙魏秦皆猶似飢腸轆轆的狗熊,大康好像那儲藏著蜂蜜的蜂巢。
今秦國讓利齊國,此乃實打實的利益。
大康境內的齊軍,僅僅七萬有餘,齊楚燕韓趙魏聯軍也才二十餘萬,長期來,齊王始終有意向大康增兵,奈何與秦國的關係非常冷淡,他難以啟齒始終。
今秦王竟然主動示好,建議齊軍增兵。
這不符合秦王奸詐的性格,也不符合秦國利益至上的國策。
一時半會兒,齊王,公子僚總感覺對方塞給他們一顆帶毒的糖果。
季玄陵揉著鬢角,謙遜的說:“遙想當年,王上曾說過,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皆是大周舊部,不管平日裡如何針對,如何征戰,彼此有多少深仇大恨,面臨外邦入侵時,仍然該精誠團結,抵抗外辱。
若王上洞察局勢,必然也感覺到大乾的威脅吧?”
大乾進軍南方,剷除南唐,甚至兼併南方,乃鐵板釘釘之事。
李堯退位,不管精通軍務,擅長治國的海陵王繼位,還是精通政務,提倡對外征戰的九江王繼位,南方的威脅消除後,大乾必然關注秦國,所以,季玄陵有意穩住楚齊兩國,在北方組建盟國。
何況,在世人眼裡,大乾乃不可撼動的霸主,沒落的大康次之,南方諸邦,北方諸國再次之。
欲與大乾爭鋒,必先消滅大康,從探花變成榜眼,才有挑戰大乾的資格。
目前,秦國,齊國,楚國,與南唐,皆有資格晉升榜眼,有機會與大乾爭鋒。
不過李茂源所作所為,徹底暴露自己的野心,大乾南征時,南唐將徹底喪失晉升榜眼的資格,可以說,李茂源自己玩火,害死了南唐。
北方齊楚秦三國,各展雄風,發展勢頭良好,皆有機會,也有資格,取代大康,挑戰大乾。
奈何防微杜漸,未雨綢繆,作為秦君,該提前計劃,時機成熟消弱齊楚。
今齊國在大康投入的精銳越多,能越早瓦解大康。
秦國兵強馬壯時,封鎖齊軍退回東方的咽喉要塞,坑殺齊國的精銳,必能把齊國踢出爭奪榜眼的序列中。
齊王迷惑,懷疑季玄陵。
大乾與秦國結親,季玄陵背地裡警惕大乾,果然是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回想季玄陵多年來的所作所為,齊王,公子僚,越發警覺。
攻打袁賜時,與公羊越結盟。
重創袁賜,遠征西涼時,順道霸佔公羊越的領地。
秦國奠定雄厚的國力,揮師南征前,與齊國結盟,卻冷落敲詐齊國。
與楚王交惡,卻拉攏楚軍征戰大康。
行事手段,說好聽點是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說難聽點是出爾反爾,反覆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