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城。
作為一座千年老城,在後世中,往往容易被人忽視它悠久的歷史背景。
很多人只道長安、洛陽,卻不知道,最早在太昊伏羲氏時期,三皇五帝之首的太昊伏羲氏,就在宛丘定都,故而宛丘也是文明的早期發祥地之一。
後在西周時期,周武王將舜的後裔媯滿封為陳國國君,也是定都於此。
戰國時期的楚國、秦末農民起義中的張楚政權,三國時期的陳國,都賦予著這座都城不同尋常的意義。
“從哪裡來?”
城門下,隋朝計程車卒正在盤查進出的百姓,眼神滿是不耐,語氣更是頗為不善。
而面對守城計程車卒,百姓只能卑微的一個勁彎腰點頭,道出來意,生怕惹到這些隋朝士卒,到時候不僅不能進城,還可能被抓起來。
在排隊進城的人群外,趙家兄弟與伏家眾人來到後,伏家還準備排隊進城,不曾想趙家兄弟直接讓伏家眾人不必排隊,他們與守城士卒都認識,跟上即可。
見狀,要趕遠路,不想耽擱太久的伏家眾人,便沒有推辭。
伏子厚一邊走,一邊望著等待入城的百姓一眼,看到密密麻麻的人排成四行,綿延數百步之遠。
“今日怎麼那麼多人?”
“誰知道啊!這都一整日……”
看到趙家兄弟帶著扈從,守城計程車卒都認識趙家兄弟,故而一名守城士卒便上前與趙家兄弟二人打過招呼,聽到趙家兄弟疑惑的詢問,無奈的搖頭。
伏子厚聽到趙家兄弟與守城士卒的話,頓時皺眉起來。
“怎麼了?少家主!”
劉老察覺到伏子厚神情有些凝重,於是看向四周,並未發覺不妥。
“沒事!”
伏子厚看向劉老一眼,搖了搖頭。
但劉老熟悉伏子厚,知道伏子厚是覺得這裡人多眼雜,便按耐住心中疑惑,跟在伏子厚身旁。
“他們這是去哪?”
守城士卒見到趙家兄弟說身後伏家一行人,都是村裡人,便沒有盤查,但看著伏家這大包小包的行李,還是詢問一句。
“出遠門的投奔遠親!這年頭過日子不容易!”
趙憾笑著解釋道。
守城士卒聽到趙憾的話,看著伏家阿翁與張氏、陶氏那賠笑的模樣,再看年輕的邰氏一眼,不知為何,感覺這老者與這一大一小的婦人,神情隱約有些不自然,但既然趙家兄弟開口,他也不好為難,點頭示意進去。
他們這些守城計程車卒誰不知道,這趙家兄弟二人是郡守的族親,何況今日是謝家的喜宴,這趙家兄弟定是赴宴而來,駁趙家兄弟的面子,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多謝!”
阿翁連連感激道,隨後在邰氏的攙扶下,朝著城內走去。
陶氏與劉老、伏志、伏子厚,也連忙跟在身後。
最開心的,莫過於走在最後的張氏,此刻看著身後那些排隊進城的百姓一眼,張氏臉上的笑容,別提多燦爛。
自從伏家一日不如一日,張氏都已經忘記,上一次,被人用如此羨慕的眼神看著,是什麼時候。
或許是她嫁到伏家設宴的那天,好像也僅有那一天,後面二郎伏瑞去經商,連村裡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怪怪的,張氏往日裡,滿肚子怨氣,卻又撒不出來。
很快。
伏家眾人走過城大門,陶氏與阿翁對視一眼,終於鬆口氣,方才看到守城士卒,一想到家中的死屍,總感覺心虛,看著邰氏,這丫頭現在才敢微微鬆手。
“子厚,等會我們兄弟二人,陪你去拿通函!”
趙憾、趙古兄弟二人走在後面,對著伏子厚說道。
伏子厚感激的點點頭,隨後想到守城士卒的話,決定還是詢問一番,不曾想,還不等開口,一行人來到城內,看到繁華的街道第一眼,伯母,母親,以及堂嫂都驚呆在原地,目光滿是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