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道:“朕希望兩國能繼續交好。不過安南國與占城國常年攻伐,大明在峴港設立‘使城’,可以就近調和兩國關係;而順化等地,本是占城國贈予安南國的土地,理應清楚歸屬。”
朱高煦的話說得很委婉,並無敵意。
因這次占城國遣使來京,朱高煦便翻閱過有關的舊檔、作了些功課。元朝時,蒙古人便與占城打過交道。
元軍攻克了占城國首都,得到占城人的臣服之後,便撤離了占城國;結果占城人立刻將蒙古使節殺死了,兩國再次宣戰。元軍欲借道安南國,遭到拒絕,結果先和安南人陷入了長期戰爭。
蒙古人失敗的外|交經歷,也讓朱高煦吸取了教訓。他覺得,不能讓安南國和占城國結盟;同時也不能僅憑武力征|服、逼迫太甚,還是應該留有餘地,免得到時候下不了臺。
羅潘道:“昔日安南國、將玄珍公主嫁給了我國王、闍耶僧伽跋摩三世,順化等地乃聘禮。可沒過多久,國王病薨;玄珍公主竟然擅自回了安南國,不為國王投火殉葬。此事如此侮|辱我國,順化之地自當收回。”
朱高煦皺眉道:“闍耶僧伽跋摩三世不是睡……已經娶了玄珍公主?”
羅潘拜道:“她應該投火殉葬。”
朱高煦道:“占城有占城的習俗,安南有安南的習俗,朕沒聽過,安南國王后要為國王殉葬的規矩。但聘禮與聯姻,都確實發生了,朕以為占城國應遵守承諾。”
羅潘神色不悅,但沒有繼續爭執,他又道:“峴港一向是占城國的地方,為何要劃歸安南國,並由大明實際統轄?”
朱高煦沉吟了一會兒。
這時齊泰道:“占城國不是願意向大明稱臣嗎?”
朱高煦也開口道:“正如齊部堂所言,臣便要聽從君的意願,道理是這樣的。但朕也會兼顧情、理。”
他繼續道:“君臣朝貢關係,就像爹與子,仁慈的父親總是希望、能公平地善待所有兒子。順化之地存在爭議,峴港設立使城也讓占城國不捨,朕都已知曉。不過占城國應放下這些爭執,聽從朝廷的安排;朕考慮情理,會補償你們的國王,把真臘的一大片地方劃給占城國。”
朱高煦說罷,從桌案上翻出一張地圖,提起硃筆,便在上面順手畫了一圈。
地圖上有原先的國境線,占城國南方的領地,大概到芽莊、金蘭灣南邊。朱高煦重新畫了一筆,把占城國的國境延伸到胡志明、頭頓地區附近。(金蘭灣是一個大海灣,幾百年後蘇|聯的航空母艦曾駐紮在此地,但此時它還沒有發展起來,帆船也不需要那麼大的深水灣。)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朱高煦拿起地圖,向前一遞。齊泰彎腰伸手接過,看了一眼,便拿給了羅潘。
“西貢灣(頭頓,因明初真臘人從那裡出發、前來朝貢,明朝給取了個‘西貢’的地名,意為西來朝貢之意),名義上將屬於占城國,而大明將在此地建立另一個‘使城’。”朱高煦道,“南邊的地盤不小,占城國王失去順化等地的不快、是否能抵消了?”
羅潘看了一番,說道:“大明皇帝明鑑,順化、峴港是我國已有的土地,而西貢以北的土地卻還在真臘人手中。”
衛國公韋達,這時終於忍不住不爽了,說道:“順化不是已經被安南國攻陷了?你再囉嗦討價還價,占城國都城,也將不在你們手中。”
朱高煦伸手製止韋達,和顏悅色地說:“既然我朝要在西貢設使城,必定是要實際控制的。官軍駐紮西貢,到時候占城人去接收北面的土地,還有甚麼難度?不要急,目光得看長遠。”
羅潘無奈道:“臣定將大明皇帝的旨意傳達國王。如果我國遵守陛下的意願,陛下能制止安南軍、向我國都城進攻嗎?”
朱高煦想了想道:“如果占城國誠心稱臣,配合進入我朝的體系之內,朕當然不願意看到占城子民遭受屠|戮,必將制止安南軍繼續南進。但你們作出回應,一定要快,因為南攻的軍隊不是大明官軍。”
羅潘只得向朱高煦鞠躬。
這時齊泰的聲音道:“聖上金口玉言,很有誠信,答應給你們的地方,必會盡力做到。爾等君臣也該慶幸,聖上是寬和仁慈之君,否則事情豈能如此了結?”
朱高煦道:“大多事是看實力的。君主如果只有殘酷、沒有仁慈,便很難讓國家強大。朕不是那樣的人,你回去叫國王安心,並且要看清形勢。”
羅潘答應之後,拿著一張地圖鞠躬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