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忍住沒說,省得受人猜疑;而且他也說不清楚,沒有等到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一般人是不會相信的,只當天方夜譚罷了。朱高煦“回想”起那些殘酷現實,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漢人還好不是印第安人。
“朕怎麼知道?”朱高煦道,“這不是諸位治國之士、應該操心的事嗎?朕不過有此感悟罷了。”
大殿上一片安靜,沒有人再貿然對此言談。大約因為朱高煦的言論角度實在罕見,已經脫離了人們平素思考的各種聖賢道理,臨時沒人有此準備。
朱高煦揮了一下手。大臣們便紛紛謝恩告退。
當天下午,朱高煦便離開了柔儀殿,回到乾清宮東暖閣,並召賢妃姚姬前來見面。
宦官們必定都很意外,因為皇帝在辦公場所見的后妃、一般都是妙錦,今天卻不同往常。或許宮中還會猜測,其間究竟發生了甚麼。
當然朱高煦很清楚,甚麼也沒發生,只因姚姬有個堪用的哥哥。
東暖閣有采光的窗戶,但位置有點高,與敞亮的柔儀殿正殿比起來,這裡顯得有些幽暗。此時所有的宦官宮女已經出去,朱高煦獨自坐在一把陳舊而華貴的椅子上。
姚姬走過了門內的屏風,走上前向朱高煦跪拜行禮。
“愛妃快起。”朱高煦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作出要扶的動作。接著他拿著一本厚厚的書,走過了御案,徑直遞給姚姬,“我有件事要你辦。”
姚姬接過書冊,美豔而充滿靈氣的臉上,在一瞬間,露出了讓朱高煦感到不解的神情。她似乎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受,又像是得到了某種確認似的欣喜。
朱高煦已然想好怎麼辦了,便接著說道:“愛妃把它交給姚芳,你要留意的是:其一,要為朕保密,不能對任何人說這本書的來源、包括姚芳;其二,讓姚芳謄錄一份之後,這本書再還回來。叮囑姚芳,他要留意的是:他也要保密,不能說這本書是你給的、要說是來自海航結交的人。”
朱高煦說罷,又問:“愛妃能做到嗎?”
姚姬不答,只是笑道:“多謝聖上信任。”
她即刻又道:“聖上的意思,別讓人們知道、此書是聖上與貴妃所著?”
朱高煦道:“正是此意。”
姚姬看了他一眼,試著翻開,“這是甚麼書?”
“可以說是著書立說的東西了,很重要。”朱高煦道。
姚姬又問道:“姚芳謄錄一份之後,應該怎麼做呢?”
朱高煦道:“把它交給守禦司南署的右守禦使、錢巽,並稱是來自海外各地。”
那本書的封面有書名,上書:諸國科學譯匯。
姚姬翻看了一會兒,抬起頭道:“世人著書立說,都想立萬世之名。聖上倒好,如此小心翼翼,輕易就把名給了姚芳。”
朱高煦道:“朕早就不在乎名聲了。”
姚姬似笑非笑地看著朱高煦:“那聖上在意甚麼?”
朱高煦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浩瀚的浪潮把我推到了這個時間、這個位置,且我有這個見識,便必須要盡到力所能及的責任,並不為了自己。若是因自己的愚蠢與畏懼,讓一個偉大的文明喪失了機遇,那便死而不安了。”
他喃喃道:“物競天擇,天道沒有道德可言。”
姚姬那縹緲的笑意消失了,她十分認真地想著、剛才朱高煦這段晦澀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