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大明春色 > 第七百六十五章 物競天擇

第七百六十五章 物競天擇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英美娛]搖滾情史 [鬼滅]千裡 從無限開始征服萬界 世嫁 獸世:星際萬人迷警報 快穿之在年代文裡做自己 快穿之小公主的異世之旅 穿書假千金作威作福 穿成惡毒反派後,全員重生了 綜影視之為你而來 蜉蝣託我觸青天 讀心吃大瓜,炮灰們集體發瘋啦! 賭我做個好神明 路人甲,但相親相到主角 重回九零好時光 全星際都在等我掉馬 驕美人[九零] 超脫在幻想世界 星際爭霸的星際世界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京師皇城柔儀殿內,大明朝廷內閣大臣及勳貴們,對開闢新的戰場,已經到了決策階段。

兵部擬定了完善的進攻方略。

中間那張大桌案上,擺著一副“神洲”東北地區的大地圖。原先亞洲地區取名聖洲,後來有人寫錯了字,結果兩年之間大夥兒都習慣用神洲,朱高煦也跟著用新名字了。

地圖上畫著的黃色團龍日月圖,彷彿一團燃燒的火焰,上面還擺著若干小木船。

齊泰對圍坐在周圍的大臣們說道:“據探報,對馬島多山少田,守護大名宗氏可控制的武士民丁,大約五六百人,且與日本國其他大名關係疏遠。聚居點有三處,主要城寨位於島嶼東南側的對馬港。

兵部擬調水陸兩軍進擊,有兩千料(按照明代計量尺度,排水約一千噸)的六桅寶船二艘,運送陸師五個百戶隊、以及火器軍械。配有水輪的艋衝戰船三艘,快船、哨船十隻,防止海上倭寇襲擾戰術。明軍以大小十五艘戰艦編隊航行,同時下令朝鮮國的水陸協助。朝鮮軍主要增援海上可能的襲擾,以及從巨濟港運調糧草增援。

陸師佔領對馬港之後,明軍將士、朝鮮軍民,以及俘虜的當地日|本人,一起修建稜堡,以為長久之計。隨軍有工部營造署的官員,負責此事。另有守禦司北署日本國指揮使隨行,以便打探日本諸島的形勢,稟奏朝廷。”

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但戶部尚書夏元吉仍然沒有放棄,他起身抱拳面對沉默的朱高煦,再次努力勸誡道:“蒙古諸部才是我朝邊地的最大禍患,我朝國力有限,自應避輕就重。日本國只是無關痛癢之地,聖上訴諸兵戈,一定要慎重。戰端一開,想收可能也收不住了。

洪武年間,日本國奸諜涉嫌與胡惟庸勾結,欲謀刺太祖。太祖大怒,下詔怒斥日本君臣,欲征伐日本國。太祖終未如此,亦因此故。日本國孤懸海外、路遠難徵,且無利可圖。”

齊泰道:“據說日本國有金礦銀山。”

“據說?”夏元吉用譏諷的神色面對齊泰。

就在這時,朱高煦終於開口說話了:“即便沒有多少金銀礦,日本國還有優質的硫磺,以及人口不少的集市市場。這是數百年的長遠之計,現在的付出一定是值得的。”

他接著說道:“當年隋朝、唐朝都曾遠征高麗,並重新開拓絲綢之路。從戰略層面看,朕以為隋唐的上位者都是對的。

那時高麗的地盤已經擴張到遼東地區。這樣一個有穩定的農耕產業與城鎮的大國,其威脅隱患比遊牧民族更大。因為遊牧民族旋起旋滅,難以維持長達數百年;而農耕國家自有文明,穩步擴張,一旦失去控制,要重新收回來,便需經年累月,諸位請看安南國。

後來也證實,高麗一直想向遼東地區擴張,直到大明朝時期,朝鮮國李朝才認清了、無法與中原王朝抗衡的現實。

中原王朝一直無法制約日本國,讓它完全脫離大國定下的規矩,它就是下一個高麗。日本國內多災害,且山地太多,他們一直沒有放棄擴張。唐朝時,日本國還是一個荒蠻的部落聯盟,就想去侵佔新羅了。咱們大明朝現在沒有致命的強敵,機會正好,不該再坐視不顧。

而隋唐時代的路上絲綢之路,此路已不通。海路才是將來的方向。”

“諸位愛卿。”朱高煦回顧左右:“沒有遠慮,必有近憂。”

武將們紛紛附和。

齊泰也說道:“我朝選擇對馬島宗氏下手,也是進可攻退可守,並不會陷入永樂年間、徵安南國一般的處境。那宗氏包庇倭寇,我朝曾多番告誡,現在用兵是名正言順。況且日本島諸藩國與宗氏關係疏遠,諸藩國自顧不暇,怕沒那麼容易幫它。”

朱高煦不等別人反對,立刻又道:“吾意已決,不用再勸了。”

眾人紛紛起身,在桌案南邊站好,然後跪伏在地:“臣等領旨,聖上萬歲。”

朱高煦從椅子上站起來,踱了幾步,稍作猶豫,終於開口道:“大夥兒恐怕忘了,咱們的祖先、最開始是怎麼活下去的。神農氏號召百姓耕種五穀之前,世人以打獵、採集謀生。然後有了五穀、有了農業,才有了城鎮和國家。從此華夏文明從黃河流域一隅、擴張到了萬里疆域,走上了不斷強盛的道路。”

朱高煦已經忍耐了很久,這時索性說道:“我們在農業帶來的豐富物產中,已經沉迷了兩千多年,其間誕生了一個個燦爛的王朝文明,滿足於自給自足的繁榮之中。朝中也並非不注重技術,負責農耕、天文時節、勸農的官員都兢兢業業,將華夏的農耕技術改進到了極致。但是……”

“只要諸位用心一想,就會發現,農業文明已經到頭,沒有上升的餘地了。誰敢說,大明朝的物產一定比數百年前的宋代更豐富?即便比隋唐稍好,恐怕也好得有限。

諸位應該能醒悟,咱們自隋唐以來,千年間幾乎沒有多少進展。這與當年華夏先民的擴張相比,幾乎不值一提。而且因為技術的限制,土地難以再繼續擴張,人口卻在不斷增長,這就難逃每個王朝三百年的輪迴宿命。就怕大明也沒法例外。”

禮部尚書胡濙忙道:“大明定能千秋萬代。”

朱高煦不置可否,接著說道,“在技術上向更高階梯邁進,該到時候了。”

夏元吉問道:“不知聖上之意,更高階梯是指何物?”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戰國改革家 穿越之權御天下 唐朝大偵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