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不說,哪怕關係還算可以,也真想看到蛋黃流一地的慘烈局面。
到時候,或許就能說一句,“我早就跟你說了吧”。
“有沒有那麼一絲絲的成功希望呢?”俞興並不驚訝於劉建凱的用詞,反而笑著問了句。
“不是我說,這……算了,俞總,我就是有點想不明白,你絕對算是一個聰明人。”劉建凱難掩困惑的問道,“你自己琢磨著能有機會嗎?百曉生又不是說上市了,你能膨脹到這種地步嗎?”
俞興聽到這話,說道:“那你還給我寫個‘捕鵝’?你這麼這麼不看好,還那樣寫?”
劉建凱嘆了口氣:“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我當然願意看到更多的網際網路專案百花齊放,而不是經常需要考慮企鵝的動靜,但是,我的意願是我的意願,我的意願需要屈從於現實啊。”
俞興微微一笑,說了半句真話:“你不用想那麼多,我只是覺得有意思。”
“有意思?”劉建凱重複這個詞,又問道,“死了也有意思?”
俞興肯定的答道:“死了也有意思。”
他喝了口茶,若有所思的說道:“我昨天晚上和劉琬英吃飯的時候還聊起這個,你既然來了幾趟,你也看到微信招人的速度了吧,這是在確立技術方向之後的動作。”
俞興說到這裡便把之前來自技術副總監的報告從一疊檔案裡抽出來,然後起身走了幾步遞給劉建凱。
他等到劉建凱簡單瀏覽之後繼續說道:“我這兩年做了瑰愛網,做了百曉生,瑰愛網咖,它實際是圍繞著‘機率’進行的創業,只要最終結婚的機率足夠低,它一個階段內就有成功的可能性。”
“百曉生呢,它的‘機制’很重要,圍繞著網站的機制才衍生出源源不斷的內容,然後又鑲嵌了適配的招聘業務來完善營收,為了這種機制,我需要承擔壓力,你們也需要承擔壓力。”
“微信這剛開始,我體驗到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東西,我們花了不到一週的時間進行技術方向的抉擇,最終確定了這樣的需要更大規模投入的架構。”
“沒有它,微信的發展必然會碰見瓶頸,有了它,或許才能帶來相對足夠的競爭力。”
“同樣的,我選擇做這個專案孵化的時機也是移動化浪潮的來臨。”
“3G讓網速更快了,智慧手機也更豐富了,如果沒有這樣的科技進步,一定不會出現顛覆的機會。”
“科技啊科技,我這半個月總感覺有句話在我腦子裡迴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劉總,你看,這是我做瑰愛網和百曉生所體會不到的東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這個專案給我個人帶來的很有意思的點。”
俞興如此侃侃而談,又坐回自己的椅子,笑著說道:“且不說,微信能給業內帶來什麼,我覺得自己也變得有意思,這就夠了,至於失敗,無非失敗而已。”
劉建凱真的感受到了俞總某種程度上的真誠。
“我是不怕失敗的,移動化時代肯定會有不少能賺錢的專案,我也還年輕,對不對。”俞興又補充了一句。
劉建凱沉默一會,只能說道:“俞總……年輕很好。”
這種年輕的犟種最適合談理想了……
不過,年輕的犟種都不談理想,老幫菜確實更沒意思。
“葛智傑來自百度,譚睿澤來自網易,這兩位搞技術的讓我算是有點深刻的意識到技術投入的重要性,不然,微信恐怕連第一波競爭都承受不住。”俞興重新談回專案,“我對於這樣的投入其實也有點痛苦,但這種正確的痛苦在加深我的認知,幸好有劉總這樣的有識之士蠢蠢欲動,不然,我心裡只會更加忐忑。”
劉建凱擺擺手:“俞總,我不會蠢蠢的就動的。”
俞興點點頭:“我明白,你們要看到微信真有一些希望,才會聰明欲動。”
劉建凱又沉默了。
雖然有百曉生年中C輪融資的名頭,但自己心裡實際上就沒有一絲絲對於微信成功的覬覦嗎?
千難萬難,抵不上一個“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