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穎點了頭,有師兄擋在前面就行。
“網站前面整改,我那幾天在家就在琢磨,萬一真的不行了,咱們應該幹什麼。”俞興提起自己主要想說的事,“我想來想去,除了比價網這樣的電商工具,你們覺得咱們拉個小組再搞搞測評,賺賺流量,怎麼樣?”
四個人眼神交流,測評?
“測試評價嘛,儘量以消費者的視角來看產品優劣。”俞興琢磨道,“大家想買什麼又不知道相似產品到底怎麼樣,就可以來參考咱們的意見。”
鍾志凌遲疑道:“那怎麼獲利呢?從廠商那收錢嗎?”
“從廠商那收錢是個路子,給錢就說好話嘛,但不太適合我們。”俞興說道,“百曉生這段時間有個初步的調子已經被使用者接受,咱們不接受大廠的投資,所以,我剛才就說,是一個賺取流量的路子。”
呂海穎問道:“這樣的測評是面向誰?使用者群體似乎不侷限在咱們現有的使用者群體屬性,消費者這個概念就太大了。”
“是的,但是我們現有的使用者群體絕對是極其熟悉網際網路的一撥,要做測評,我們也同樣是著眼於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所以,先天就有起步的優勢。”俞興侃侃而談,“我是覺得,咱們可以試試,就是拉個小組,新開個版塊,豐富豐富流量,咱們未來主要是依靠廣告和招聘業務做營收,新板塊在公信力上有獨立的底氣。”
常海傑這時候說道:“如果這樣做,我們一個小組做出來的評測肯定無法符合所有消費者的觀點,怕不是容易被攻擊和貶低。”
“那是能發展起來之後的事了。”俞興沉吟道,“不過,我們可以先把測評標準樹立起來,總之,我的意思是多嘗試,多開拓,能成最好,不成也不礙事。”
四個人都點頭同意,這個事也就初步立項。
呂海穎忽然又出聲:“可以測排骨嗎?”
俞興笑道:“就不要和那些攪合在一起了,我傾向於大家以嚴肅的態度來做這一塊,如果能養出來口碑,也算符合咱們‘百曉生’的名頭,訊息包打聽嘛。”
呂海穎說道:“好,那我們就試試。”
小會順帶著又討論了會百曉生下半年的目標,然後才算結束。
俞興剛回到辦公室,還沒喝口茶就接到了製作人徐榮軒的電話,詢問是否出席25號週日的節目錄制。
徐榮軒同樣有在留意百曉生的訊息,知道這邊恢復運營後就希望刺客的迴歸。
“行,我這邊沒問題。”俞興答應了下來,笑道,“看來節目冠名是讓都讓不出去。”
“心意到了就行,我看畢總對你的心意還是很感謝的。”徐榮軒又提到一個訊息,“真攻夫的蔡總也會參與25號的錄製,俞總,你保持克制哈。”
俞興錯愕道:“蔡達彪還參加?真攻夫前後兩波,他這時候怎麼還來參加節目?”
“蔡總和你都沒有錄15號的第五期、第六期。”徐榮軒心平氣和的說道,“他昨天給我打電話,聲稱願意繼續錄製,然後還會當著鏡頭的面為公司的排骨質量道歉。”
俞興仍舊驚訝:“這不容易啊。”
徐榮軒說道:“誰說不是呢,我也沒想到他這種關頭還有勇氣過來,本來我還想問問他要不要為潘雨海說的事道歉,但想了想就憋在心裡沒問出來。”
俞興腦子裡的念頭轉了轉,說道:“一碼歸一碼,老闆公開道歉,還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只是,他身上現在不只是排骨的問題,你們節目組讓他現在上,是不是也冒著風險?”
徐榮軒嘆道:“我個人其實傾向於不讓他上的,但是臺裡的意思是讓他上,想要收視率嘛,後續又隨時能換人,哎,我也沒辦法。”
俞興沉吟。
徐榮軒又說道:“幸好俞總你也回來,反正,後面就看我們怎麼剪,觀眾也很少知道我們具體的錄製時間,這樣想的話,還是可以榨取一些價值的。”
他想到了對唐駿的榨取,那真是讓《非你莫屬》獲得了漂亮的開門紅。
隨後的第三、第四期也不錯,據觀眾反饋,大家能接受BOSS們對商業模式的探討,還覺得有所收穫,同時又對透露出的現場衝突痕跡很感興趣。
只是還沒播出的第五、第六期就讓節目組有些忐忑了,沒有俞興,沒有蔡達彪,沒有李靜,甚至還少了一期的畢勝,再加上還有BOSS請假……
徐榮軒對於節目有很大的話語權,但因為現狀,也就半推半就了。
“行吧,徐導,我會剋制的,只要蔡達彪也能剋制。”俞興表態。
徐榮軒很喜歡俞總這樣的金主、嘉賓,他感謝了電話另一端的理解,又補充一句:“也不用太刻意的剋制,你稍微諷刺諷刺他也行。”
俞興:“……”
算是知道電視臺的是什麼貨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