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潘雨海那種矛盾的訴求註定是一種天真的想法。
但作為外人,誰又知道家族、股權、利益摻雜在一起的爭鬥裡還藏著什麼貓膩?
俞興只是覺得,彪子還挺粗魯的。
幸好,自己也有點尖銳。
真攻夫的漩渦註定不是一時半會就會出結果的事情。
百曉生的發展仍需繼續。
如今的市場上沒有類似百曉生這種性質的平臺,也就讓公司的使用者活躍迅速恢復元氣,並且藉助真攻夫的梅開二度而拾回了流量。
從潘雨海開始炮轟蔡達彪的那一天,百曉生連續三天的使用者漲幅都突破了一萬。
只是,俞興在注意到自家員工用實名帳號下場扯淡之後直接在公司裡喊了一句:“不要實名,不要實名,匿名功能是幹什麼用的?前面剛歇了幾天,別人不知道,你們還不知道嗎?”
“我們要體現作為平臺的主體作用,我們只要作壁上觀,進行必要的內容稽核就行!”
“下次要是再升級,公司賬上如果沒錢了,賠償金就沒那麼多了!”
俞興提到了關乎大家切身利益的細節。
自百曉生歸來,線下的地鐵、公交等廣告投放也在抓緊推動,不管孔惠琳還是常海傑,他們都希望不要夜長夢多,要趁著沒什麼么蛾子的時候把公司規模快速擴大。
這一擴大,賬上的錢自然就會迅速減少。
屆時,公司要是再出問題,先前優渥的賠償金未必就能有下次了。
俞興直白的話讓許多員工都點了頭。
不過,也有人壯著膽子喊了句:“那咋啦?”
俞興被逗笑了,表揚道:“好好好,很有精神。”
他轉身去了另外半層辦公區,依舊強調相同的內容。
下午時間,俞興召開會議,才算是自網站恢復以來進行了一次總結。
百曉生的使用者總量已經接近54萬,這個數字相當可觀,日活也十分不錯,是時候進行營收的開拓,以此來逐漸健全公司正常造血的商業模式。
廣告是最容易,但這不足以彌補公司運營成本。
下半年的一大任務就是招聘業務的嘗試。
“招聘這個事,咱們都沒經驗,我是希望能招來人才。”俞興在會議室裡很坦誠,沒有絲毫美化自己的意思,“但如果人才不來,那咱們硬著頭皮也得幹。”
“因為,留給咱們能做的營收方向並不多,就算知道難度,也必須去做才行。”
“不要害怕失敗,我們目前的使用者群體估計能容忍我們失敗兩次。”
“細分小市場也有細分小市場的好。”
俞興客觀的鼓勵了大家,自打職場網被幹死之後,整個市面上就沒看到什麼類似的動靜,大家似乎也能看出來,百曉生已經完成一定規模的領先,而小市場不太能養活相似業務的兩家公司。
中高層會議結束。
俞興又拉著鍾志凌、呂海穎、孔惠琳、常海傑開了個小會。
“小穎,比價網可以重新開起來了。”俞興指示二把手。
呂海穎略一遲疑:“徐總那邊……”
“不要管她。”俞興毫不猶豫的說道,“她估計也懶得管咱。”
初出茅廬的比價網因為版權之需而臨時獻祭,現在已經有錢到手,百曉生的小風波也順利度過,該做的事還是需要做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