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徐總沒有回應啊,小英,你說,這應該怎麼辦?代表什麼意思?”
俞興在等了一天一夜都沒有等到回應時給劉琬英打了個電話,詢問對策。
他是從劉強東那裡拿到的徐新號碼,但試探性的簡訊石沉大海。
劉琬英忍俊不禁:“不回你是不對哈,我覺得,她應該罵你一通才正常。”
俞興斟酌道:“罵我也行啊,最起碼給個交流的機會。”
被罵連二兩肉都不會掉,這有什麼好怕的。
劉琬英詢問道:“你就發了簡訊,沒打電話?”
“嗯,我怕打電話就被直接拉黑了。”俞興說著自己的想法,“我想先用簡訊打個前哨,然後,不一定非要在她本人面前介紹,能和她公司裡的下屬說說也行啊。”
他昨天其實猶豫著是簡訊還是電話,但確實沒和投資人打過交道,沒有經驗,之前透過劉強東拿到的少許資訊又顯示,徐新是個很強勢的投資人。
最終,他還是禮貌的編輯了一通簡訊,希望能有個介紹專案的機會。
劉琬英思考一會,說道:“還是缺少箇中間人啊,簡訊或者電話的形式不重要,要是能有個中間人從中介紹,最起碼,你說個話的機會是能拿到的。”
她說完這句又補充道:“我覺著正常情況下是這樣,但你不正常啊。”
這邊正哐哐幹人家老公呢,轉眼去找她融資,不搭理都算好的了。
劉琬英這麼一想就自顧自的笑了起來。
俞興是願意聽小英笑的,但見她笑個不停,只好打斷道:“喂,喂,別笑了,幫忙想想主意,別忘了,你現在也是股東。”
“我現在覺得最有效的主意就是做空成功,自己有錢了比什麼都強。”劉琬英收了收情緒,笑道,“實在不行,你再厚著臉皮找劉強東介紹唄,反正,號碼都是從他那拿的。”
俞興嘆道:“你以為我臉皮不厚嗎?”
劉琬英:“……”
原來是試過了!
她左想右想,說道:“實在不行,我問問朋友,但我和朋友都是小角色,七拐八拐的也很難找到投資人,尤其,今年這個環境很差。”
金融危機的衝擊讓大家都在收縮戰線,儘管全球央行都在行動,但經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起色,風投們肯定會慎之又慎。
劉琬英琢磨了一會,說道:“還是得專案和你的表現都要足夠出色才行,金融危機之前只要70分,現在的難度肯定得要90分了,你有想好怎麼說服投資人嗎?”
“介紹專案,介紹我們的使用者數量,別的還需要什麼?”俞興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很認真的詢問意見。
“這些肯定是需要的。”劉琬英給著自己的想法,“但是,投資人是什麼?他們背後是機構,是金主的錢,就是代表著資本,而資本必然是逐利的。”
“既然逐利,我覺得有個優先順序最高的問題就是,你的公司要怎麼幫他們的錢賺錢。”
劉琬英最後說道:“你要給他們或者編個看起來靠譜的賺錢計劃,年前如果不順利的話,網站是不是可以先接廣告試試,最起碼開始有營收。”
俞興陷入思考,許久沒有說話。
前老闆們都是怎麼做的來著?
劉琬英等了一會,問道:“俞老闆,還在嗎?不會被人拖出辦公室了吧?”
“在,在,我就是在想你說的事,怎麼幫他們的錢賺錢。”俞興沉吟道,“公司賺不賺錢,這和風投賺不賺錢,其實,可以區分的,對吧?”
劉琬英眉頭一皺,靜待下文。
俞興慢慢的說道:“公司就算不賺錢,只要能上市,風投有了退出和盈利的渠道,他們能賺錢不就行了嗎?”
劉琬英遲疑:“這個……”
俞興的語速稍微變快:“社交其實是個好故事,職場社交差了一些,更細化了,但在國內能做起來的話,也應該算個不錯的故事。”
“更何況……”
他心中的念頭湧動,給出另外一個條件:“更何況,時代在變化。”
時代在變化,移動互聯的腳步已經在加快了。
不同於後來難以上市的脈脈公司,百曉生在如今與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可能,透過移動化來搶佔更多市場便能走出更大的空間。
這是有想象力的。
以及,可以畫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