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年,春,秦王李瑾瑜領兵三萬鎮壓了蜀州大族的叛亂,將蜀州的名門望族全部以叛亂罪誅殺。】
【同時派人清點世家的錢糧和欺壓百姓的證據,將其家族過去千百年干預政治,魚肉百姓的罪行公之於眾。】
【公元三年,春,寧王李夢琳領兵鎮壓了青州的叛亂,將所有不服從新政,組建武裝對抗朝廷的世家大族全部誅滅。】
【公元三年,夏,蜀州和青州的叛亂得到解決。】
【其餘大族畏懼兩王的打擊,逐漸低調。】
【因為寧王和秦王的帶頭作用,圍攻和抄沒世家的資產成了政治正確。】
【各地官員遇到豪強鬧事,不服從朝廷新政,直接就調兵將其物理消失。】
【原本的鄉紳豪強為了保住性命,紛紛散棄家產,化成普通平民以此躲避朝廷的清洗。】
【公元四年,大領袖洛塵將蒐集到的世家罪證編訂成冊,以供後人學習。】
【公元五年,夏。皇帝李曼瑛誕下一子,取名為洛民安。】
【同年,存在於世間長達千年的五姓七望全部消失。】
【據戶部統計從光昌帝到現在的連年戰亂,使大唐人口總計減少了三分之一。】
【不過因為清洗了全天下的小人,朝廷統計到可上稅的土地比光昌帝時期,多了三分之二。】
【人口少了三分之一,百姓可耕種的土地卻多了三分之二,整個大唐都顯現出一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朝氣。】
【公元六年,春,全大唐都完成了新的土地改革,廢除了全天下所有的田契,百姓可以在土地上耕種交稅,但是卻不能私下交易土地。】
【為了應對新朝官員素質不足的問題。】
【民間推行糧長輪值制,農民按戶輪任收稅官,打擊戶稅官吏的暗箱操作。】
【公元六年,秋。】
【糧食稅收產量達到光昌十五年的兩倍,有官員記載道:洛水之濱,倉廩如嶽。粟流脂溢,紅腐貫朽;車載擔負,晝夜不絕。一窖之儲,足饗千戶;百窖之盈,可支天下。】
“在朝廷只收取最基礎的糧稅情況下,一年稅收竟然頂過去兩年的稅收。”
“若是和我在位的時候相比,更是多達六倍。”
“那些世家大族到底挖了朝廷多大的牆角?”
老三魏王李婉荺現在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述說自己的心情。
她知道那些世家豪紳侵吞的稅收田產不少。
但是也沒想到這麼多。
若不是自己被推翻了,她還不知道這些。
在前幾次推演,她被人推翻後,都立志要在以後的推演中再次獲勝。
但是看到洛塵執政搞出的政績後,她不得不反思自己要不要放棄算了。
這天下讓給洛塵和五妹豈不是更好?
只不過人與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
本王也一直很努力,但為什麼就比洛塵差上一大截?
就在李婉荺心情複雜,不知道以後該怎麼看待洛塵的時候。
洛塵給她安排了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