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對於慶典的安排有些不到位。
吃飯的人太多,慶典準備工作要翻好幾倍。
但因為戰爭緣故,他全力籌備戰事,回來後又得組織人手搶收小麥,哪有空準備慶典。
要不要拖到春麥收穫後再舉行?
春麥的夏收也是收。如果算上那些漲勢喜人的菜地,基本是每天都在收。
但這個主意轉瞬間被羅曼打消了。
現在,他的領地需要一場盛大的慶典。
穩定社會。
安撫人心。
治癒創傷。
畢竟,現在斯格鎮的一萬來人,都是今年才來到這片陌生的土地上。
要讓他們有歸屬感可不容易。
慶典是最好的選擇。
雖說準備不足。
但羅曼順勢讓他們現吃現做,就當流水席、自助餐得了。
……
準備鐵鍋、木柴、食材、蔥薑蒜、食鹽和麥芽等。
所有能做飯的廚娘齊上陣,再給一千個幫廚,幫忙切菜砍肉。
早餐先墊肚子,是一份餡料充足的肉餡餅和一碗甜麥粥。
上午,廚娘製作蜜汁烤雞、大蒜燉排骨、將風乾肥腸加入蔥薑蒜,燉好後肥嫩可口,又香又臭。
到了下午,則是豬頭宴和羊頭宴,燉好的骨頭湯,骨頭放在特製砧板上用鐵錘敲碎,能讓人吸出濃香的骨髓。
晚餐是麵粉和牛奶製作的蛋糕和薄餅,以及肥膩的烤羊腿,還有大量的啤酒。
當然,這些飲食是供應給原一萬居民的,不是這次的新增人口。
新增人口的飲食更為清淡些,沒什麼油脂。
最多是些醬肉片,培根片,白水煮雞胸肉,肉凍和魚凍,澆了油醋汁的蔬菜沙拉,另外能喝些鮮美的奶白魚湯。
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等在灶臺前,等待廚娘們的菜品出鍋。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把控好每人的用餐量。
排隊取餐,每人定量,免得他們撐死。
壞處是他們消化速度很快,要望眼欲穿,端著碗等在灶前。
剛熬出來一鍋肉湯,轉眼間就沒了,被瓜分了個乾淨。
羅曼讓慶典持續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