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吃飯了。”
喜順和六子捧著兩個托盤,小心翼翼地走進屋。
裡屋,王嘉恩正在書桌上奮筆疾書,頭也不抬地回道:“你們先吃。”
外頭兩人將3盤菜和饅頭放好,上面還有幾個烤土豆。
隨即又好奇地走進屋,湊到了書桌前。
最近六隊裡面也在搞掃盲活動,兩人也認識了一些字。
六子歪起腦袋,讚歎道:“哥,你寫的字好看,規規整整的。”
王嘉恩笑笑:“你們先去吃,我寫完這一段的。”
“噢。”
兩人回到外頭,坐在桌子旁靜靜等待。
王嘉恩則是繼續埋頭苦寫。
他在給上級寫一些建議。
論智慧,初代們都是千年不遇的大才,但王嘉恩擁有領先80年的經驗,可以幫他們減少一些試錯成本。
遠的東西以後再說,這兩天他就光寫晉、陝地區的發展,以及將來光復華北之後,黃河的處理問題。
晉省是個好地方啊,有山有水有礦,旁邊延長還有一個大油田。
就這樣的先天環境,要是在沿海,能有個港口,直接起飛!
王嘉恩給出的建議就是,大力發展工業,但在滿足自身消耗的情況下,對礦產類原材料的開採加以限制,甚至以後戰爭結束,原材料什麼的儘量去進口。
礦是會挖光的,上一代人為了高速發展,大量開採,讓後代的子孫們怎麼辦?
要用也用別家的,家裡的就留給後代。
研發掌握最先進的技術,低價進口原材料,高價出口工業成品,這才是對外貿易的正確開啟方式!
幾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幾千噸稀土礦換回晶片的事情,太辛酸了。
而對於研發環境,王嘉恩也給出了建議。
研究室內可以增設支部,但只負責後勤、安保等服務性質的工作,沒有外行指導內行的權力。
更不得以莫須有的藉口找研究人員進行審問談話,更沒有直接抓人的權力,且任何工作都須經過科室研究領導的同意。
必須從一開始就給那些大神們一個安靜的研究環境,從根子上杜絕科研體系內的官僚陋習,讓科學家們能將精力都放在技術攻關上面。
要不然整天想著應付那些爭權奪利的傢伙,還有多少心思能放在為國效力上?
到時候會外語的就被定性為特務,真是抓特務嗎?
殺雞儆猴罷了,只是為了讓大神們知道誰說了算。
這些例子,也被王嘉恩寫成了“我們那邊的真實事件”。
老爺爺何許人也,或許早就猜出了一些事情。
早在1888年,就有一部小說叫《回顧:20001887》,裡面的小說主角就透過休眠的方式,去到了112年後的美國,看到了一個烏托邦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