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滿心歡喜回到府中,屁股還未坐熱便把蔡絛喊了過來。
蔡絛看見蔡京滿臉歡笑模樣,便知道今天朝會父親定是揚眉吐氣,自己也是開心的緊。蔡京看著自己的兒子,滿意之極。從所未有的柔和語氣說道:“我兒的確是長大了,能幫上為父了,你也該看出來為父今日高興。今日在朝堂上,你是沒看見童貫那個狼狽模樣,看得為父真是於心不忍吶。”
蔡絛心中暗笑,不忍?父親是怕自己忍不住笑出聲吧!
蔡京笑了幾聲又說道:“約之,官家今日在朝已經頒下旨意,著濟州義勇五月初一到達京師,城外駐紮,待宋江覲見之後即可啟程,赴毫州剿匪。你一會派個親信家人去交代宋江一下,現在便預先作好準備,一到毫州,便要已摧枯拉朽之式剿平匪盜,決不能耽誤時日。”
蔡絛點頭應是,可還是有些疑慮:“父親,童貫當日應承去剿匪,派出大軍名將也要了一個月時間,宋江只三千人馬,且兵甲不齊,這樣要求怕是有些難為他了。”
蔡京哈哈大笑:“約之啊約之,你答應宋江什麼條件了?還要和為父耍弄你的那點小聰明?我想現在的梁山水泊,最大的匪便是宋江吧!派他去剿滅自己,那還不能兵到即平?你有什麼話便直說,只要為父不為難一定辦到。”蔡絛不好意思的笑笑,正要說話,蔡京正在興頭上,卻又止住了他:“你先別說,讓為父來猜上一猜。”
蔡京沉吟道:“你給宋江開出的條件只能是兩個,一個是科場的功名,這是他的晉身之階,不過他現在正是丁憂之期,短期是不可能了。另一個也是功名,丁憂唯一不避的便是兵革之事,那就簡單了,你方才說義勇人數不過三千,那便是想讓他擴編。又說兵甲不齊,便是給他軍備。你說為父說的對不對?”
蔡絛大驚,自家父親平時不顯山露水一板正經,竟是將他心中的想法猜得一清二楚!蔡京見他驚恐,安慰道:“你莫要驚慌,我連你為何要如此幫他都能猜到。”蔡絛驚疑不定:“父親,您說說看。”
蔡京又說道:“原因不外幾點,一是義勇若強,北伐必可用上,到時候引薦之功萬萬不能少了為父的一份,二來宋江現在與童貫結下大怨,若要北伐必是童貫為帥,童貫為帥宋江定是危險,要不加強他的人馬軍備,只怕他是難回了。這第三,宋江若要幾年內入得朝堂,必要有偌大名聲鋪墊,你便是在為他打下基礎,兵鋒一指,擋者披靡。是耶非耶?”
蔡絛深拜:“父親教導,孩兒佩服之至,我的確有這些想法,不過只是第一條與第三條,這第二條孩兒卻未曾想到。”
蔡京撫須而笑:“你派人告訴宋江,需要何等樣裝備輜重,及早報過來,我著三司兵部工部即可為他準備。他一到京師便可領取。不過擴編一事,須得他剿平盜匪之後才能商議,有功才可賞,那時我也好向官家進言,薦他做個北伐先鋒!”
蔡絛躬身施禮:“孩兒這便去辦。”
蔡京父子在商議如何趁熱打鐵,童貫高俅也在一起商議如何扳回一局。童貫今日臉算丟到家了,本身作為一個閹人,他已經坐到太尉,開府儀同三司這等至高尊位上,便飽受文人士子百官爭議,他唯一可以倚靠的便是軍功。現在蔡太師釜底抽薪,要在這軍功上扳倒他,他要是倒下,還如何翻得了身?
高俅連他還不如,一點倚靠都沒有,做這太尉三衙統領位置全仗著官家的寵信。平日備受百官口水,幹得最多的便是嫉賢妒能,將只要是有些才幹的統統壓住,不叫人動搖了自己的位置。這宋江聽說既能統兵,又是個有文才計程車子,倘若他得了勢哪還有自家的立足之地。
於是兩人立刻結為一體,商議如何打壓這事情。兩人商議來商議去,卻也拿不出個好辦法,官家在朝會上下的旨意,萬萬是更改不了的,何況宋江還有蔡太師扶持。商議不成,高俅也是無奈:“童樞密,我已束手無策,此事暫時擱置,待來日再說,我還要去籌備金明池爭標一事,端午將近,我這要去督促演練。”
說道金明池爭標,童貫眼睛一亮,他擊掌而起:“我有法子了,不過要高太尉幫襯一把。”高俅哪會不願,當即表態:“樞密使請說,高俅無有不應。”
童貫笑道:“還是得高太尉提醒,我想濟州義勇,成軍不過數月,只是民軍又見過什麼世面?咱們這計策便定在金明池爭標之上。”高俅疑問:“如何個爭法?”
童貫思量半晌:“如是之在金明池爭標,我怕還不妥當,濟州義勇俱是水泊漁民,駕船怕是熟練,還要加上些必贏的。”高俅大是不解,不知道這童貫到底在說些什麼。
童貫圍著屋子轉了幾圈,開口說道:“我想,義勇正是五月初一到達京師,官家是個好熱鬧之人,蔡太師說義勇勝過禁軍,咱們便和他比上一比。”高俅也來了興趣,他也和當今官家一樣,喜好賭賽貪玩熱鬧,急忙催促童貫快說。
童貫說道:“一是比騎軍,咱們殿前司的騎軍怕是不行,我們即可發公文掉西軍精銳進京。二是比步軍,河東步軍驍勇善戰可以調來聽用。這第三再比水軍,這便要看高太尉手下兒郎了。”高俅不以為然:“童樞密,你如此做是否太高看這小小民軍,何至於此?”
童貫苦笑:“高太尉有所不知,據說這濟州義勇訓練有素,咱們不可大意,我確是有些慎重,不過小心使得萬年船,咱們可是經不起再敗了,再輸了官家會如何看我們禁軍?此次必要勝,要大勝!”高俅想象的確,也便同意了:“那好罷,我這便進宮,與官家說起此事,請官家準允。”
童貫急忙拉住:“高太尉莫急,這事須得晚些和官家說起,待濟州義勇到的前一二日向官家請旨便可,莫要使得他們有了準備。”高俅急道:“沒有官家旨意,如何可以調兵?”
童貫笑道:“你只需下令鹿延路總管、馬軍副都指揮使劉延慶帶騎軍三千,雲中知州折可求帶精銳步軍三千,二十九日俱到西京接應糧草輜重便可,我自會書信於他交代此事。”高俅稱道:“大善,不光要如此,我們還要叫上西軍和河北軍有暇的將領,請陛下和朝臣們前去觀禮,所有百姓也可以前去遠觀,要在所有人面前擊敗他們,重立我官軍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