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向官家奏報:“臣聞聽毫州禁軍前幾日大敗於水匪之手,朝中到現在卻不得奏報,似乎有人故意在隱瞞軍情,請陛下明察。”徽宗一驚:“果有此事?童貫!”
“臣在”童貫在蔡京出列那一瞬間就湧上一種不安的感覺,現在他明白了,蔡京怪不得一直一言不發,原來他等的就是此刻。聽見陛下召喚,急忙走出來躬身行禮。徽宗問道:“童貫,蔡京所說是否屬實?”
童貫無奈:“啟稟陛下,確有此事。”
徽宗大怒:“那為何不早早奏報,難道真的要欺瞞於朕不成?”
童貫急忙跪倒:“陛下,老臣不敢欺瞞,只是戰報昨日方才送到,老臣已是帶在身上,本想就要奏報,不想太師先說了出來。”徽宗臉色鐵青,他知道這種大事本該一上朝便要奏報,到現在方說,童貫肯定是不敢告知自己,所以帶在身上做兩手打算,不然這等大事怎可能拖到現在才說?還是蔡京先說。徽宗也不想深究此事,只喝令道:“還不速速呈上來。”
宮使下來接過童貫手中戰報,呈給徽宗。徽宗從頭看到尾,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啪”的一聲將戰報扔了下來,手指著童貫:“這就是我大宋的禁軍?這就是你麾下的大將?你自己讀一讀,讓諸位大臣們聽上一聽!”童貫撿起戰報,猶豫道:“陛下”徽宗盛怒之時,恨不得直接一腳將他踢出殿去,哪裡還會顧忌他的臉面,直接吩咐宮使:“你去讀!大聲讀!”
宮使應聲下來,從童貫手中接過戰報,大聲宣讀起來:“河東第四將折可存奏報:四月十三日傍晚,有水賊襲東營此戰亡騎軍三千六百九十三人,傷二百七十七人,損失馬匹近四千匹,步軍陣亡丟失弩具兵器近九千具,營帳五百餘乘??殺賊近千,傷賊數百”不得不說,折可存真的是個老實人,這戰報沒有什麼水分。或許是因為童貫是他的老上司,他不好意思瞞騙他吧。
蔡京聽得心中大樂,童貫是心中大哭。朝臣震驚,皇帝怒極。
終於宮使讀完了,宣德殿內鴉雀無聲,山雨欲來。徽宗皇帝氣極而笑:“童貫,你有什麼要說的嗎?”童貫跪伏於地,哭訴道:“臣薦人失察,臣有罪,請陛下責罰,還請陛下給臣一次機會戴罪立功,臣願意親自前往毫州平息叛亂。”
徽宗見他哭泣模樣,有些於心不忍,童貫在外統兵近二十載,也算是立下汗馬功勞,就因為一群毛賊責罰與他,倒是說不過去。徽宗叫人將他扶起,嘆息說道:“一群梁山水匪,竟然調動朝廷三萬禁軍不能平息,這戰報裡也說道水賊只有數千人,難道我大宋禁軍糜爛至此?那還談什麼北伐遼國,收復燕雲?”
童貫再次跪倒,眼淚潺潺而下:“陛下,此並不關禁軍之事,只因臣用將不當所致,北伐乃國之大計,陛下萬萬不可因這一時之挫而失望。”徽宗也只是一時感慨嘴上說說,哪裡放的下北伐之事,聞言也不做聲,只等著看其他朝臣要說些什麼。
果然,馬上便有反對北伐的朝臣上來攻訐,又有支援北伐之人力爭,一時間朝堂上熱鬧非凡,口水橫飛。就在這時,蔡京又動了,蔡京一動,滿朝大臣立刻停止了爭辯,聽他講話。童貫跪在地上看這蔡京出來,心中冷笑,蔡京你要是敢在這個時候帶頭反對北伐,今日便是你罷官去職之日。
蔡京出列躬身施禮道:“陛下,北伐乃祖宗遺訓,是以必行之事。陛下切莫因小挫而灰心,禁軍之敗,以老臣看一則在於水土不服,水泊乃是水域,沿岸數百里何處都可登岸,有利便進,無利則退,想我禁軍都未習水戰,更是無船隻舟輯,勝了也追之不上,無法殲敵。二則是輕敵,我禁軍兵甲齊備,人數佔優,面對小股匪盜自有傲敵之心。是以有此大敗,與伐遼成敗卻無半點關係,請陛下明鑑。”
朝臣紛紛驚駭,這老公相本是最反對伐遼之人,怎麼的今日改了口?徽宗卻是大喜,剛才朝臣群情洶洶,要是蔡京再站出來反對伐遼,他真是不知該怎麼收場了,不想蔡京將這剿匪失利與伐遼之事撇得乾乾淨淨,更發給伐遼之事搬出祖宗的遺訓,是必要遵循之事,不由心中大是感動。心道還是蔡京知道朕的心思,這祖宗遺訓自是要遵循的,不禁為自己前幾天誤聽梁師成之言欲將蔡京罷相之事慶幸不已,還好自己當時猶豫,不然今日誰來為我解圍?
徽宗言道:“蔡京之言甚是有禮,還是蔡太師知大禮莫廢,朕受教之,絕不違背祖宗遺訓,絕不廢伐遼之事。”
蔡京聽見心花怒放,知道自己這一寶算押中了。朝臣聽見蔡京都站出來支援伐遼,誰還敢出列反對此事?徽宗看著群臣鴉雀無聲,再無人反對,對蔡京更是滿意。又問道:“蔡京,對水泊匪盜之事,你有何看法?”
蔡京忙行禮道:“臣的看法早便對陛下言過,那便是上上之策,一來我大軍可及早備戰不需糾纏於盜匪,二來用本地之兵治本地之匪,輕車熟路滅匪更加快捷。”
徽宗訝道:“你是說濟州義勇?”
蔡京奏道:“正是,記得紫宸殿臣與童貫大人有賭約在先,一月為限剿滅水匪,現今已過一十八日,只怕童貫大人是不能兌現諾言了。臣請陛下徵召濟州義勇前去剿匪,以全北伐大計。”童貫急忙道:“陛下不可,這一月之期尚未到,怎可調回禁軍用民軍剿匪?”
蔡京緩緩問道:“童太尉,這一月還有一十二天,你能立下軍令狀剿滅群匪麼?三萬大軍在毫州徒費糧草,損兵折將,你究竟要讓水匪橫行到幾時?漕運中斷江淮物資不能北上,用什麼來籌備北伐?”
童貫默然無語,徽宗心中只關心自家北伐之業,收復燕雲,自己好做個不弱秦皇漢武的一代帝王,至於這水泊幾千小賊誰去打發他也不放在心裡。見童貫無語,徽宗不耐說道:“就依蔡相言,徵調濟州義勇五月初一趕到汴京,著宋江覲見,南下淮南剿匪!”
事已至此,童貫唯有泱泱退下,蔡京在朝中大獲全勝,一挽頹勢。
官家見再無大臣上奏,便宣佈退朝。蔡京志得意滿,在無數大臣簇擁之下,滿心歡笑打道回府。童貫則是咬牙切齒,恨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