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棟打了個激靈:“哦哦,想起來了,嘿,麻五娘,還早,我還沒滿20呢,暫時不想談朋友。”
麻五娘:“早啥早,我跟你麻五叔17歲都生娃了,真的,我家如鳳跟小荷一年的,大你點,但大她知道疼人啊,而且她一看就是好生養的,指定能給你生個兒,你抓緊回我信兒啊,好多媒婆去她家呢,你別錯過了後悔我跟你說,我走了李三爺。”
“嗯”老爺子從鼻孔裡哼了一聲算是應下了。
李國棟看著精神抖擻的爺爺,不自覺鼻子發酸,眼眶微紅。
上一世,爺爺去世時連個守靈後輩都沒有。
“黃興國,我日你先人!”
“球的媒婆上門,那姑娘我曉得,咋一看長得不咋樣,仔細一看,還不如咋一看。”
“哪個媒人日瞎了才上門說親,我跟你說啊,那個姑娘我不同意。”
“你也到歲數了,要找就找單位上那些女娃娃,你這要模樣有模樣,要體格子有體格子,最好找個領導家的獨生女,這樣連你媽老漢的後半生都不用愁了。”
李國棟:???你不聽聽你在說啥子。
“那我不成上門女婿了?”
老爺子:“這有啥,反正咱家還有十斤,再說你們生的娃娃只要還姓李就不算上門,最多是分家。”
李國棟豎起大拇指:“難怪我老漢說我婆是大戶人家的小姐。”
老爺子嘚瑟地點燃葉子菸,啪嗒啪嗒地邊抽邊說:“哼哼,你公我年輕時可是十里八鄉有名的俊後生,手藝活兒又好,說媒的人把咱家門檻差點沒踏破,還是你祖祖(太奶奶)給我找了你婆,可惜她走得早,沒享到福。”
李國棟:“你別難過,昨晚上我夢到我婆了,兇得很,孟婆都打不贏她。”
老爺子:“這才對,你婆從來都是強勢的,走,我跟你煮碗麵,早半天去換的。”
李國棟:“我城頭吃了豆花飯來的。”
老爺子:“城頭吃了走到這也餓了,再陪我吃一碗,前幾天有人找我漆傢俱背了20斤麥子來,我換了11斤掛麵,一會拿點回去。”
換掛麵:比較小眾的交易活動,但又深深刻在幾代人腦海裡。
那時候農村的交易,‘換’佔了很大的比重,雞毛鴨毛換針頭線腦水果糖是,麥子換掛麵是,糧食換媳婦亦如是。
麥子換掛麵是非常壯觀的場景,也是一年中能讓小孩子異常興奮的行為之一。
往往麵坊門還沒開,門口已排起長隊。
這些人揹著揹簍或挑著籮筐,裡面是精挑細選的幹麥子。
經過麵坊檢查合格後,按10:5到10:6的比例換成掛麵揹回家。
有些人天沒亮就出門,揹著麵條到家的時候已是明星高懸。
不是精挑細選麥子可不行。
麵坊的人牛逼的很。
麥子裡有石子有雜物,不收,得去挑乾淨再拿過去。
麥子沒幹透,不收,得曬乾了再來。
麥子不飽滿,不要。
特別是5月間,大家收麥子後都去換,往往做的面不夠,前邊的人換完了,麵坊的人告知一宣告天請早就關了門。
排後面沒換到的人也不敢抱怨,哪怕你排了大半天又渴又餓。
而且到了飯點,麵坊的人會準時去吃飯,排隊的人只能幹候著,等他們吃完了再換。
可以說那時候為了吃口掛麵,真的是非常辛苦,還十分憋屈。
就這,一年還吃不上幾頓,西南種麥子產量少,還佔地,每家也就收割百八十斤,換點麵條過過癮。
煮麵的時候也會配上一些蔬菜,甚至紅薯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