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
書房中氤氳著淡淡茶香,安王正坐於案前,一手持卷翻讀,一手執筆批註,筆鋒沉穩,墨跡清朗。一旁倚窗站著,雙目微闔假寐的則是景譽。
剛進書房,紀韶華便開口輕喚:“爹爹……”
可能是心虛,聲氣不免有些發飄。
安王聞言抬頭看她,目光溫潤,唇角帶笑,隨手擱下手中墨筆,“小寶回來了?”
語氣如常,如春風拂面般溫柔,不見半分責備之意。
房中氣氛沒有她預想中的沉重,紀韶華原本繃緊的心絃也鬆了幾分。
安王深邃的目光看似淡然,她卻清楚,父親他們早已知曉,她並未依言去寺中祈福。但是否查已查到陸崖,卻猶未可知。
出乎意料的是,安王並未追問此事,只是喚她坐下閑話家常。問她路上吃得可好、睡得可暖,有沒有遇上什麼麻煩。
語氣不帶責備,只有關切。
紀韶華一一應答,原本緊繃的心悄然鬆了幾分,心頭也浮起一絲暖意。
最終,安王仍是提到了她私自出京一事。
“有人刻意遮掩了你的行跡,小翠又咬死不說。既然你安然無恙,我也不打算再追查。”安王語聲淡淡,卻藏著幾分難掩的落寞。
“我不知你為何要出京,但若你不願說,我們也不必不問。你長大了,總會有自己的心事與秘密。為人父母,也只能漸漸退居幕後,只盼你平安無虞。”
紀韶華張了張口,想解釋,卻不知從何說起。話到唇邊,又悄然嚥下,只覺得說多錯多。
安王嘆息般繼續道:“你能自己做主,是件好事。只是……下次若要外出,記得帶上府裡的護衛,爹爹也好安心些。”
是不是無論發生什麼,安王府始終都是她的後盾,父親也始終想著護她周全。
紀韶華心中一陣發酸,眼角微微泛紅,起身朝安王深深一拜。
“爹爹……朝堂風雨欲來,您……也要多加保重。”
待紀韶華離開書房,立於一旁的景譽才緩緩睜眼,無聲望向安王。
安王眸中添了幾分沉沉之色,緩聲問:“那名喚茯苓的侍女,武功與你相比如何?”
景譽道:“不如。但也不弱。”
安王微微頷首,低嘆一聲:“也不知是哪方勢力,竟能將韶華出京後的蹤跡,抹除得如此幹淨。”
“我方暗探雖受阻,但對方行事並無明顯惡意。”景譽沉聲安慰。
安王沉吟片刻,終究不放心,又道:“茯苓雖得韶華信任,也無不善之舉,阿譽你仍需暗中多加留意。始終需要查清,她到底是誰的人……”
語畢,又像是自語般低聲補了一句:“只盼……與皇上無關吧。”
話音一落,安王長長吐出一口氣,指尖緩緩摩挲著案上的書卷紙角,神色漸沉。
不必韶華提醒,他也早已知曉,如今朝局的風雲詭譎,楚文帝忌憚之心日重。縱使他交還兵權,自請辭官,做個閑散王爺,反倒更易引皇帝猜忌。血脈之親在此,皇帝不會允他抽身,也不會放任他安然退場。
當初賜下的權柄,終在權利浸染後的帝王本心前,成為懸在安王府頭頂的一把利劍,進退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