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禮
鳳鸞宮中,皇後一見紀韶華,便是微微一愣。
小郡主妝容早已被淚水暈染,眼睛微微紅腫,平添幾分憔悴之色。皇後心疼不已,忙差人取來冰敷,親自吩咐宮女為她重新補妝。
安王因主殿有要事相商,雖不放心地再三叮囑,最終還是匆匆離去。
“真是關心則亂了。”皇後打趣輕笑。
紀韶華依依不捨地目送安王遠去,這才將注意力轉眼前雍容華貴的皇後。
她雖年歲已長,可仍保養得宜,舉手投足間,既有威儀貴氣,又透著母儀天下的端莊大方。
她的生母乃皇後的親妹妹,二人皆出自尚書令沐家。母親離世後,安王府無女主人照拂,皇後這個親姑姑便似母親般,是除安王府眾人外,最為疼愛她之人。
可前世,眼前這待她如珠如寶的姑母,為替她求情,觸怒楚文帝。雖顧念沐家勢力,未取皇後性命,卻將其幽禁冷宮,任其自生自滅。
那時紀韶華因中毒臥病,偶然從陸崖口中得知,皇後在冷宮中得了瘋病……
無法想象,眼前溫柔端莊的皇後,有朝一日被囚困於冰冷蕭瑟的冷宮,最終落得瘋癲悽慘的下場。
念及此,紀韶華嘴中發苦,心中酸澀難忍。
皇後不知她心中起伏,只是含笑立於一旁,溫柔注視著宮女替她細描補妝。待一切妥當,才親手執筆,蘸取金粉,為她在額間勾畫上一朵蓮花。
“蓮者,步步生蓮,乃吉兆。” 皇後輕放畫筆,端詳片刻,露出滿意的笑容。
她輕拍紀韶華的手背,柔聲囑咐:“可不許再哭了,今日該要多笑一笑才是。”
紀韶華鼻尖微酸,點了點頭,唇角帶出一抹笑意。
此時,一名宮女匆匆上前,“皇後娘娘,於嬪那邊已準備妥當。”
紀韶華怔愣片刻,眼底寒芒殺意一閃而逝。
皇後卻並未察覺,聞言含笑道:“小韶華,隨我一同過去吧。“
禦花園內,參宴的貴女和女眷三三兩兩聚在一處,言笑晏晏,賞花閑聊,氣氛倒是熱鬧。見皇後娘娘與小郡主來到,紛紛起身行禮請安。
眾人暗自調整位置,試圖更貼近二人,以便自己的恭維之言能被清楚聽見。
“小郡主今日當真光彩照人。”
“這額間花鈿樣式甚美,襯得郡主更添風華。”
“不愧是小郡主,氣質與我等自是不同。”
……
環繞在耳畔的贊美聲絡繹不絕,紀韶華面上雖維持著得體笑意,心底卻是一片冰冷。一路上,貴女們依舊欲找話攀談,她也只淡淡敷衍,冷漠非常。
這些人前世嘴臉,她何嘗不熟悉?
如今她是小郡主,眾人趨之若鶩。可前世安王病重,正是眼前這群昔日對安王府極盡奉承之人,避之不及,甚至落井下石,當面嘲諷。
她雖有郡主脾氣,卻從未刻意為難旁人。可那時,她不過是落難,無權無勢,便是人人可欺。
紀韶華忍住心頭憤懣,盡力維持表面的平靜。可當踏入偏院,目光落在前方緩步而來的身影時,神情還是有一瞬的失控。
她迅速低下頭,掩去眼中驟然翻湧的情緒。
於瑩瑩,好久不見……
“皇後娘娘。”於瑩瑩走近,臉上掛著溫柔和煦的笑意,恭謹行禮。
隨即,她轉身向紀韶華,語調溫柔笑盈盈地問好:“好久不見,小郡主。”
於瑩瑩並非那種奪目驚豔的美人,卻勝在笑容如春日暖陽,溫柔明媚。五官雖不張揚,卻帶著江南女子獨有的詩情畫意,眉眼間透著一股清雅與靈動。而左眼下方一粒鮮紅的小痣,又為她平添幾分嫵媚動人。
她能一步步坐上妃位,靠的不僅是容貌,更是處事的周全妥帖。宮中上下,無一不對她贊賞有加。
皇後亦對她頗為欣賞,微微頷首:“瑩嬪素來細心,本宮自是放心。”
說罷,便示意眾人隨她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