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華想了想,找到姜成才:“店裡每天能消耗多少雞蛋?”
姜成才也知道姜福添家雞蛋滯銷的事,但客人來他家吃火雞面,只會偶爾加一隻煎蛋,店裡一天消耗的雞蛋量也就十幾斤的樣子,杯水車薪,幫不上忙啊。
但雞蛋生出來如果一個月之內不吃掉,很快就會壞掉了。
姜愛華的店一個月只能幫李翠紅消化兩百多三百斤雞蛋左右,這已經是頂天了,剩下的雞蛋他們還得另外想辦法銷掉。
李翠紅咬咬牙,準備把一半的雞賣掉,姜愛華想了想:“嬸嬸,不如做成醃雞蛋怎麼樣?做成醃雞蛋的話能放的時間長,我問一問鄭老闆,能不能請他代賣醃雞蛋。”他普通雞蛋都不收了,想來是不會再進雞蛋了,但可以跟他商量把醃雞蛋放他店裡代售,給他抽成,他或許會願意。
鄭老闆考慮了一下,同意了。
李翠紅鬆了一口氣,總算有了一條銷雞蛋的路了。
其實養殖這一行沒有誰說一定會賺錢的,碰上了好形勢能賺,碰上壞形勢,就要看誰能守住了。
她還算是幸運的,因為她早早就做出了差異化,雖然價錢低一點,起碼還能賣得出去她也相信雞蛋的價錢不會一直這麼低的,等那些守不住的農戶賣掉雞,市面上不再出現大量的雞蛋,相信雞蛋又會恢複正常的價格了。
但要守多久,誰也說不好。
李翠紅把家裡的雞蛋全醃了,放在鄭老闆的糧油行上寄賣,幸運的是,每天能賣出去十幾斤,再加上在尋味賣掉的, 能稍微給她家的養雞場回血,讓她保持盈虧平衡。
97年彷彿一眨眼就過去了,在這一年裡似乎發生了許多大事,香港回歸了,興德廣場開業了,姜愛華結婚了,上社村換村長了,禽流感來了又去了,姜愛華的養雞場從盈到虧,門店的生意卻好了幾倍……
姜愛華覺得自從嫁人後日子似乎過得特別快,上社村熟悉的一草一木正在慢慢地遠離,而羅家珍留下的陰影似乎也消失在生活裡,但她也很快就有了新的煩惱。
1998年,姜麗華正式升高三,月華上一年級,而姜愛華也結婚一年多了。
看見內褲上的淺褐色,熟悉的腹部悶痛與腰部酸脹感傳來,姜愛華失望地嘆了口氣,從抽屜裡拿出衛生巾墊上。
她無力地躺在床上,目光空虛地望著屋頂。
為什麼就是懷不上呢?
她跟駱川結婚後從未刻意避孕,兩人又是二十幾歲的好年華,都已經一年多了,為什麼還是沒有訊息呢?
她今年二十三週歲,虛歲24,正是一個女孩子最好的生育年齡,駱川也才28,精力旺盛,房事和諧,但為什麼一直都沒有呢?
她的月事跟正常人不太一樣,別人一般是月經或者季經,但她是一個半月的週期,她原本以為不正常,去醫院諮詢過醫生,醫生問過她這是有規律的經期也說沒問題,一切正常,但她就是懷不上。
每隔一個半月熟悉的腰痠跟腹部悶痛襲來,她總是要悶悶不樂好一陣子。
駱川也知道她的心事,為此百般安慰她:“不急,我的事業才剛開始呢,你生這麼早幹嘛?我可缺不了你這個賢內助。”
姜愛華知道他是在安慰她,瓷磚廠的生意早已上了正軌,駱川請了幾個業務員,還請了司機送貨,廠裡有專業的會計坐鎮,她在與不在影響不大。
陳春花也安慰她:“應該是緣分還沒有到,你們都還年輕,不著急呢,有時候壓力過大也不容易懷上的,放寬心。”
姜愛華點了點頭,但不知為何,無法說服自己放下心。
有時睡到半夜的時候,她經常會不自覺地睜開眼睛,不自覺地滴淚。
旁邊的駱川睡得很香甜,她怕吵醒她,一個人下了樓,坐在客廳裡睜眼到天明。
她想起了上一世,也是結婚六七年後才懷上的,而且還一連流産了兩個孩子,最後一胎從懷孕躺到生産,一步沒敢多走,生下一個孱弱的女兒。
她的心瞬間跌到了谷底。
難道這輩子,她還是難逃難孕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