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 144 章 新的煩惱
姜愛華自那日回門後便很少再回上社村, 現在她全家人都搬到了縣城居住,養雞場徹底交由姜成昆夫妻管理,一個月最多隻回去一兩次,所以上社村發生的事便漸漸地遠離她的生活。
但村子裡選舉的結果她還是很快就知曉了。
姜錦源落選了, 姜愛華很驚訝, 姜錦源竟然沒能頂住壓力發揮自己的優勢, 竟讓李維領了先?
她可太意外了,特別是聽說李維超了他僅僅只有十票。
十票,是兩戶人家的選票,因為這兩戶人家, 姜錦源三十歲從他父親手裡接過的村長之位, 當了整整三十年的村長, 終於在六十歲的這一年丟失了, 不僅沒能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兒子, 甚至想連任也失敗了。
這對他的打擊相當的大, 聽說自從選舉的結果出來後,他拒不承認這個結果,整日把自己關在家裡不出門, 也不肯交接村裡的事務。
而沈秀蓮打聽出是哪些人家選了李維,天天堵上門去罵人, 那些被罵的人見已經換屆了, 沈秀蓮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村長夫人, 哪裡還會讓著她?一時間, 村裡的風氣變得烏煙瘴氣的,經常能看見大吵大鬧的場面。
新官無法上任的李維直接告到了鎮上,鎮裡來了領導,軟硬兼施地勸了姜錦源一通, 姜錦源不得不交出村子裡的賬簿跟公章。
三十五歲的李維正式成為了上社村的村長。
姜錦源無奈退休,每個月領120塊錢的退休金。
這點錢對於一輩子都習慣了家裡有灰色收入的他來說簡直是無法接受的,家裡的收入一下就斷層了,那些日常所受到的優待、尊重全都不複存在了。
過了幾個月,姜愛華聽說張小燕出去打工了。
她眼神古怪:“她出去打工了?”
李翠紅道:“對呀,他們家現在經常吵架,源伯說他們夫妻還年輕,還能幫著帶小孩,一大家子人守在農村不去賺錢,坐吃山也空,更何況姜興民一個月兩三百塊錢的工資根本就不夠花銷的,逼著張小燕去打工了。”
姜愛華覺得姜錦源能說出這種話,是因為張小燕這幾年在家裡真的表現得還算老實,但把她趕出去打工?依張小燕上輩子的稟性,姜興民還能管得住她?
她把這個訊息告訴了陳春花,陳春花微微一笑:“希望張小燕要藏得密實一點才好,他們兩個就應該長長久久地鎖死。”
陳春花又說起店裡的事:“這兩個月店裡的雞蛋供應太多了,價錢比之前低了一塊多錢,街邊到處是賣雞蛋的,除了你家的玉米蛋,我們老闆已經不進雞蛋了。”
禽流感的後遺症終於還是爆發了,大家見缺雞蛋的時候收購都是三四塊錢,一窩蜂地開始養雞,但其實不到一個月市場就已經從別的地方調到貨,恢複了供應,瘋漲的雞蛋跟雞肉迅速恢複到常價,等村民們大量增養的雞全部開始下蛋,就出現了現在這種情況,雞蛋堆得到處都是,價錢一跌再跌,還賣不出去。
糧油店跟商超不肯大量屯雞蛋,農戶們的雞蛋銷不出去,只能自己擺在街上賣,攤子越擺越多,雞蛋就越賣不出去。
姜愛華家養雞場的雞蛋從最貴的三塊錢收購價,現在已經跌到了一塊二,比四年前還低,但好歹鄭老闆跟她有合約,會優先收購她家的雞蛋,而且她家的雞蛋品質更好一些,有一批熟客回購,但就算是不愁銷路,只有一塊二的價格也讓養雞場出現了虧損,而且虧損的還不少。
這是她家的養雞場四年來第一次出現虧損,幸好有店跟鋪租的收入可以覆蓋,否則她立刻就要減少養殖的規模及時止損。
姜愛華嘆了一口氣:“我也聽我堂嬸說了,當時他們要養500只雞的時候我就勸過,大家一窩蜂地養只怕要虧本,但他們沒聽,現在便宜都沒人要,急得不得了。”
謝小英求到姜愛華這裡來,說自己家的雞也是喂玉米紅薯長大的,想讓她跟鄭老闆說一說,把她家的雞蛋也收了,姜愛華跟鄭老闆提了,鄭老闆親自去了一趟上社村,從她家的雞窩裡當場撿了六隻雞蛋開啟,發現成色終究沒有姜愛華家的純,最終還是拒絕了。
回味雞蛋做的就是品質,如果品質不穩定,就是在砸招牌,鄭老闆不會輕易冒這個風險,把自己積累下來的客源斷掉。
謝小英滿心失望,頭發都愁白了,這500只雞可是傾注了她跟姜福添半年的心血,光是成本就花了幾千塊錢,如今剛上市就遇挫,沒人要,這可怎麼辦?
她每天都背了雞蛋去梨花鎮上賣,價錢便宜不說,守一天也賣不出去幾斤,因為同行實在是太多了。
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這些雞蛋全爛掉嗎?
500只雞每天能下三四十斤的蛋,家裡專門空了一個房間來放蛋,都快放滿了。
而且500只雞每天消耗的糧食是驚人的,多喂一天就多虧一天,如果實在是沒辦法,那隻能把母雞全部賣掉。
但眼下已經開始有不少堅持不下去的農戶賣雞了,雞肉也很便宜,如果賣雞,他們這半年來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萬般無奈之下,李翠紅又求到了姜愛華這裡,想問問她有沒有辦法幫忙銷一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