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章 尋味2)
陳老闆的店鋪從陽春白雪跨到下裡巴人, 姜愛華的鋪子夾在中間,也需要取一個名字。
是跟著“臨宋”取仙氣飄飄的名字呢,還是跟著“大高興農家菜”這麼接地氣呢,一家人還專門為此開了個會。
姜成才是沒有意見的, 叫啥他都沒想法, 所以真正有參考意義的就是三人:姜愛華, 姜麗華還有駱川。
月華還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她的意見不列入參考。
姜愛華拿了三張紙,一人發一張,讓大家把自己想的名字寫一來, 投票決定。
這個姜家著名的投票流程駱川還是第一次參加, 他饒有興致地拿著紙翻來覆去地看, 姜愛華跟姜麗華已經在認真思考叫什麼了。
駱川稍微想了一下, 馬上就在紙上寫了兩個字。
姜愛華跟姜麗華都還沒想到, 看他已經寫好了, 不由得湊過去看。
白紙上寫著兩個潦草的大字:尋味。
姜愛華一拍桌子:“這個好,我們有‘回味’雞蛋,有‘尋味’餐廳, 聽起來就像是系列的品牌,簡單又有意義。”
姜麗華也放下了筆:“我也同意, 投尋味一票。”
駱川摸摸腦袋:“這就定下了?你們不都沒想出來?”
姜愛華笑道:“看見這兩個字, 我覺得沒必要再想了, 這名字不俗也不雅, 盡顯中庸之道,很適合我們餐廳的定位。”
她開這個餐廳主要是不想姜成才無聊悶出病來,賺多賺少她是不在意的。
名字定下來,接下來就是找廣告公司定做招牌, 等招牌的時間裡,姜愛華在家裡教姜成才怎麼做火雞面。
火雞面其實主要就是醬料的比例要配好,配好了怎麼拌都好吃,跟炒菜比起來,這種速成的麵食輕鬆了太多。
姜成才剛開始有些笨手笨腳的,做壞了幾回,但一回生兩回熟,姜愛華一點點地仔細指導他,他進步得也很快。
等招牌做好掛上去,他的手藝也算過關了,可以開始營業了。
現在還是夏天,火雞面還是以冷的面為主,到冬天的話,姜愛華訂的六頭爐子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有鋪子在,終於不用出去吹風了。
火雞面的價格是姜愛華定的,一份素面三塊錢,加一顆煎雞蛋五毛,另外也可以加香腸、雞柳等,一份面吃到飽也就三四塊錢,差不多跟她擺地攤的價格一樣了,主打一個經濟實惠。
招牌終於掛上去了,姜愛華挑了個日子,在店鋪門前放了一串鞭炮,慶祝店鋪開業。
事實證明,只要東西味道好價格實惠,還是會有人來吃的。
有過來嘗鮮的幼兒園家長認出姜愛華來了:“喲,原來你在這裡開店啊,我還以為吃不到你家的地道火雞面了呢,還開了店鋪?你怎麼不去學校門口宣傳一下?可多人問了。”
姜愛華想了想,覺得有道理,第二天就印了幾百份傳單到學校的門口派發,效果還真不錯,店鋪迎來了客流的高峰期,店裡面坐滿了帶著孩子來的家長 ,一人點一份火雞面,吃得熱火朝天。
看著小客人們吃得滿頭滿臉大汗,店裡的開水雖然是免費的,但不解辣,姜愛華靈機一動,第二天就搬回來一個大冰箱,訂了一冰箱的本地黑豆奶放在冰箱裡賣。
辣火雞面就著甜甜的冰豆奶,簡直是人間美味加上最佳搭配,裝豆奶的瓶子是玻璃瓶,用完後是要回收的,負責豆奶配送的小哥一天就來送了三回的貨,三冰箱的豆奶都賣完了。
晚上店鋪打烊,姜成才翻出櫃子裡的錢一算,開業兩天的營業額就有三千多塊錢。
雖然賺的錢都花在大冰箱上了,但這也太值了,難怪愛華當初一定要留下一個店鋪自己經營,這一天就能賺回一個月的租金啊。
姜愛華忙道:“這是剛開業才這樣的,而且老顧客們知道我在這裡開店才趕過來支援,過幾天客流就會正常了,不可能天天賺這麼多的,等人流真多起來,估計要等明年興德廣場開業吧,這裡慢慢轉成商業中心,到時人就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