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芝玉只有正確的路。
“藝智,伯母來接你了。”
沈芝玉只是笑笑,沒有回答她的話,把藝智像小朋友一樣,移交給家長,得到她嬌俏的哼哼,也不是生氣,只是撒嬌而已。
等到藝智和家長一起回家,沈芝玉才敲著身後跟著她的車窗。
“應該沒時間吃晚餐吧?”
沈芝玉依舊是笑的眉眼彎彎,拎著一些餐點給記者們。
“辛苦了,但是那是親近的妹妹,不是藝人,可以麻煩打馬賽克嗎?”沈芝玉雙手合十,眨巴著眼睛,“拜託。”
“哇…大發!真是美人。”
記者們在她離開之後,還有點回不過神,似乎都能感覺到她殘留的香氣,清涼的,沒有一點脂粉氣,像是一陣穿過荒原寒流的冷風。
“這也不便宜吧?”
記者努嘴朝放在車內一旁的餐點,江南預約制的中餐,沈芝玉和朋友見面經常去的那家高階料理,估計一頓都能頂上大半個月的工資。
“那我們發還是不發?”
“管他呢!”年齡大一些的記者拆開餐具,敲了一下他的腦袋,“吃人嘴短啦!又不是男人,算了啦!發那個愛豆的。”
“哦…師傅。”
沈芝玉當然不會知道記者們之間的事件,她只是在煩惱。
李智侑拿來的本子,由孔枝永老師親自審閱的內容,按道理來說,都能到這種程度了,不至於無法立項,無法制作,甚至韓瑞尹還是它的負責人。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沈芝玉都不應該煩惱。
但是,她確實的覺得煩惱。
本子當然是個好本子,但是沈芝玉一向討厭幹涉現實。
電影就只是電影,沒有那麼多熱血和其他聲音,真的那麼在乎的話就不要當演員了,去做點別的不是更好嗎?
“我只是給你看,沒有一定要你出演的意思。”
韓瑞尹這麼說著,她很清楚沈芝玉早就過了需要靠這種事情搏一搏的時候,她這時候幹涉這種事情,很有可能惹的一身騷。
還是那句話,本人確實是好本子。
韓國跨國新娘中,越南佔據絕對的主流,這些越南新娘大多是被婚姻中介介紹,大部分嫁入韓國農村,以韓國解決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
畢竟按照傳統觀念,男丁需要留在家裡,那麼女性就進入城市打工掙錢,自然也為城市結果,所以農村的男人們就被剩下了。
促成跨國婚姻,不止可以解決解決性別比例失衡,還可以緩解人口老齡化。
當地政府不止不反對,反而會給予一定的補貼,也就促成大量跨國婚姻。
在這個完整鏈條上,婚姻中介、韓國男人,以及當地政府,三方面都得到了切實的好處,可這些新娘卻成為了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
因為語言、文化、習慣和習俗的差異,以及韓國固有的歧視思想,家庭暴力、虐待甚至是謀殺,在外國新娘身上出現屢見不鮮。
以2018年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報告書發布的內容來看,每10名結婚移民女性中就有4人經歷了家庭暴力。
她們遭受的不止是□□上的折磨,同樣忍受無故謾罵之類心理,語言上的暴力。
以此為背景,李智侑寫的故事就是關於一位為了逃離貧困,又死於丈夫暴力,最後被扔在柿子園的,一位越南新娘的故事。
這樣看似乎也沒什麼,畢竟沈芝玉也出演過李智侑的另一部作品。
唯一的問題是,她們非常著急立項,非常著急能夠讓電影上映,就是為了趕在案件宣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