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值心裡想著那些關於沈芝玉的流言,以及她現在官司纏身的狀態。
其實對藝人來說,解約也算司空見慣,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會和公司不合。
比起這個,其實更讓人感覺意外的是,她會因為爭取角色,果斷拋棄感情,才讓男人們感覺害怕。
可是相反,女孩子們叫朗著她是“帥氣歐尼”,獲得了不少女人的支援。
就好像最近女孩子們迷戀富江一樣,擁有漂亮的容貌,也可以利用甚至反殺男人。
大概是因為近幾年韓國國內高發的傷人恐怖事件,不管是那起震驚全國的“電梯跟蹤傷人事件”,還是今年以來的多起熟人、員工偷刷酒店房卡,侵犯女房客的惡性案件。
“你好,芝玉ssi,之後還要相處,就親切一些,叫我oppa?”
雖然想了很多,但是崔宇值面上還是不露分毫,微笑著回應,完全是一位友好的前輩。
畢竟,沈芝玉是女演員,和他沒有競爭關系。
而且這次的角色,雖然是男主角,也可以說是男配,畢竟電影名字叫《新女性》,而沈芝玉要飾演的女主角,就是這位新女性。
她才是一番的絕對主角。
崔宇值沒有不友好的理由。
沈芝玉笑著回應:“當然,宇值oppa。”
等演員們差不多聚集,沈芝玉才終於能翻看具體的劇本情況。
《新女性》是和《德惠翁主》的同型別的歷史片,只不過前者是朝鮮半島第一位離婚的女性,而後者則是末代公主。
羅蕙錫出身於1896年,富裕的家庭讓她成為少數在女性教育匱乏年代,接受教育,並且考入真明女子高等普通學校,接受正規教育的女性之一。
但羅蕙錫顯然不滿足於傳統的女性教育,她在1913年就考入日本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學習西洋畫,也讓她成為了朝鮮半島第一位學習西洋畫的女性。
可羅蕙錫要的不止如此。
在日本期間,她不止學習西洋畫,還參與女性解放運動,撰寫文章批評女性被束縛在家庭當中,主張婚姻平等,女性也應該有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
回國之後她在學校短暫任教,也舉行了韓國第一場女性個人西洋畫展。
在報紙上投稿連載短篇小說,在文字週刊發表隨筆,內容或批判或諷刺,女性地位和男性相比不對等的卑微,傳統社會家庭對女性的壓迫。
這個階段,羅蕙錫被認為是“新女性”的代表先鋒。
時間來到1920年,羅蕙錫嫁給了一位追求她許久的外交官,還對丈夫提出幾個對當時來說,極具叛逆色彩的要求。
要求丈夫永遠愛她,不幹涉她的創作,也不和婆婆同住…婚後生下孩子的羅蕙錫嘗試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好妻子”、“好母親”,卻也沒有放棄思考和個人的藝術追求。
事情的轉折點來到七年之後,羅蕙錫和丈夫遊學歐洲,在巴黎學習繪畫期間,她出軌了參與三一運動,後來又拋棄立場淪為親日派的崔麟。
丈夫得知此時之後提出離婚,羅蕙錫不僅失去家庭,也失去了孩子的撫養權。
之前人人稱贊的新女性被社會拋棄,離婚的女性就像劣等産品一樣,人人避之不及,親人朋友,甚至孩子都不再和她來往。
社會輿論來勢洶洶的壓迫羞辱羅蕙錫,羅蕙錫不止沒有保持沉默,還寫下了著名的《離婚告白書》。
指責韓國社會只接受“貞潔的女性”,不允許女人犯錯,也批判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和過分苛責。婚姻束縛女性,讓她們沒有多餘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