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舒曾反駁,“那位阿姨能搬動,我就能搬動。”
來送魚苗的不止於老闆一人,其中還包括一位阿姨,據悉她在漁業已經幹了十幾年了。
然而,當溫舒自己嘗試去幫忙搬時,這個重量超乎想象中的還要重,她很欣賞那位阿姨,終年熱愛。
旁人在勸放棄,蘇瑾南沒說話,時刻注意著溫舒。
她搬不動了,他就和她一起放下來休息;
她使用最大力氣去搬,他也就發揮身上全部的力量以此減少她那邊的重量。
到最後,溫舒連帽子什麼時候掉落都不清楚。站在路基上,蘇瑾南放手讓溫舒一人傾倒這滿桶的魚苗。
這是她努力來的成就。
溫舒矮著身雙手扶著桶倒入,魚苗隨著力量傾斜彙入了水面,得到了重生。
良久,一桶的魚苗回到了屬於它們的家。溫舒立刻坐在了地面上,只有她自己知道此時她的雙臂包括手像馬達一樣不停地顫動,整個身體已經完全沒有了力氣。
蘇瑾南伸手去扶但被擺開,溫舒不要。
溫舒強撐著力氣挪到另一處好讓其他人倒魚苗,蒼白的嘴唇擠出笑容並向後對著那位阿姨默默豎起了榜樣。
如此,身後漸漸響起了掌聲,不僅是對溫舒的認可,也是包括對女生力量的另一種深刻認識。
一位女生的力量從來都是充滿無限。
然而,蘇瑾南的神情很冷漠,他看見溫舒面色蒼白,汗水浸濕了頭發。
他把帽子戴到溫舒頭上,又壓下帽簷,擰開瓶口。
在溫舒說那位阿姨都可以搬的時候,他便知道再說什麼也無濟於事,她一般認定了什麼事情就不會放棄。
於是,他便陪著她一起。
從起點到終點,
路途中在想是不是不該帶她過來,不然也不會經歷如此傷害身體的事情。
“蘇瑾南,下次還有這樣的活再帶我過來唄。”溫舒躺在地面上,也不管有沒有蟲子之類的了,看著蘇瑾南那冷漠的表情,不由解釋:“我拍攝下來做宣傳。”
休息時,溫舒曾問過蘇瑾南為何現在才進魚苗,已經五月份了;對這種情況有如何解決辦法?
蘇瑾南科普說:[春季隨著水溫的不斷上升浮游植物迅速增長,水色漸濃,會大量繁殖浮游植物;前段時間發現時已經有大量的魚泛起白肚,後監測發現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包括有害生物和毒物,但有機物分解後,大量的有機碳變成了無機碳,而碳恰好是影響池塘ph值關鍵因素。所以需要在進魚苗前進行使用大量生石灰、漂白粉來消毒在短時間內提升ph值。
對於方法,開春後天氣變化無常,溫度時高時低,所以要注意適時調整飼料投餵量,還需要不斷加水,提高水位,以及塘內需架增氧機以供魚的生存。]1
原來養魚這麼複雜,溫舒心裡想。
所以她決定想重新找一找有沒有類似情況以此放進農業知識花絮裡讓更多人瞭解並學習漁業的養殖。
由於力氣耗費太大,溫舒手腳還在時不時顫抖,回家路途中,溫舒便坐在蘇瑾南後座上,溫舒的車則便有紀言開回去。
暖陽光照,氣溫不斷上升,溫舒軟趴趴地趴在蘇瑾南後背上,透過後視鏡瞥見女孩還在硬撐著眼皮。迎風貫耳,暖風從身旁吹過,隱隱約約聽到女孩還在自言自語說著:“謝謝你,蘇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