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究竟知不知無人知曉,但這幫大臣心底清楚的很。”
“小公子如今再說說,可是仁政?”
“當然不是!”
王千山笑呵呵的,他悠哉遊哉拿著書晃悠,“所謂仁政,並非是看百姓們過得如何。君王理政,目光要放得長遠。”
兩人一陣無言。
王千山不動聲色環顧四周,“那小公子覺得陛下如何?”
“世人認為陛下不配做先帝的皇子,行事殺伐果斷,不是做仁君的料。”
遙如意用手擺弄小本子,“先生想說什麼?”
王千山一愣,“公子既然是陛下讓老夫教的人,老夫必然要教好。若是讓世人的一些廢話汙了小公子的耳,那必然是老夫的不是。”
“今日早朝,陛下詢問百官如何解決百姓們不願種植桑樹苜蓿之事。官員一致認為可用增稅或武力壓制的法子,被陛下一口回絕。”
“隨後官員又指出,可用獎勵糧食的法子。百姓們若是在自己田間地頭種了種子,過些日子生根發芽,可請官府的人過目,便可領糧食。”
王千山又問,“公子覺得這個法子又當如何?”
遙如意想想昨日那李婆婆的話,他搖頭,“那豈不是坐實了陛下想借百姓之手種植藥材,來為自己煉丹取藥謀取便利。”
“哈哈哈哈哈哈,”王千山興致沖沖,講到興頭上,“公子通透!陛下怕是也這般想。”
“種植苜蓿桑樹可將土地改良之事並未對百姓明說,這才是百姓不願種植的根本原因。
因此只要讓他們知曉種植這些,過後再次種植糧食就能有豐收的可能,自當有人願意去做。”
“陛下下了政令,命官府在自家地頭找一片地方去種,隔三差五帶百姓瞧瞧,還是要眼見為實。”
這方法好,不過……
“那豈不是又耽誤了時間。”
“萬萬沒有一蹴而就的道理,”他看向遙如意的目光帶著欣賞,“陛下以仁輔法,只有自己看得清了,百姓們便真實了。”
遙如意笑著點頭,他現在算是看清楚了,先生該是對陛下的治理頗為贊賞。
蘑菇又把手往旁邊挪挪。
“先生,”遙如意輕喚,“我聽說陛下曾在登基三日斬殺無數大臣,可為真?”
此人眼神清澈,不似眾人眼底的渾濁,王千山晃著頭。
他再次環顧四周,“先帝朝中認同割讓城池之人近滿朝。九城中人死傷無數時他們還在顧著矇住先帝的眼。”
他問,“該不該殺?”
“該殺。”
這意思便是此事為真,遙如意沉默。
“若是陛下不殺,怕是如今的朝中要比如今更是非不分。且那幫子人做事無痕,若要取證怕是遙遙無期,陛下當初的果斷,老夫佩服!”
“便是這一件事,老夫便認定陛下為明主。”
遙如意能聽見自己心跳加快,“那陛下暴政的傳言便也是因此……”
“暴政?簡直荒唐!”
“京中百姓好日子過慣了,不分是非曲直!他們如今的日子都不知道比原本九城又或者其他城池好上多少倍,竟然還傳陛下的是非!”
王千山整個人一下子被點燃了,他好半天才緩過來。
“好了。公子既然是陛下的人,斷不是那種庸才。老夫且告訴公子,君王理政,並不看法子如何。且看政法過後,世間能否往好地方走。”
看著慢慢消化的遙如意,王千山自顧自笑笑,“剛剛老夫看這裡書多,還以為是全乎的,沒想到還差點。公子先自己想想,老夫找個小太監領路,去藏書閣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