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爭執 “我身為侍衛抓到了刺客,有錯嗎……
遙如意一覺又是日上三竿, 他躺在床上揉眼睛。皇帝那邊估計已經下了早朝在禦書房處理政務了。
他收拾好自己推門而出,迎面撞上的就是他的先生,王千山。
是顧回舟給他找的先生,就只教他一人。
王千山如今剛剛年過四十, 卻一副老先生的模樣。遙如意看著他總覺得他和李文靜李先生那般, 不在乎世俗與自身。
只求苦心鑽研詩書和世道之理。
那老先生在院中來回踱步, 在遙如意推門而出時還能看見他滿臉不悅地看了眼日頭, 怕是又在嫌棄他醒晚了。
但這可是皇帝的雲殿, 除了那幾人誰敢進去把他喊起來, 王千山只能憋了一肚子火在殿外等。
看到遙如意可算是出來了, 他大跨步上前連忙拉人拉住。
“怎一到老夫的課公子便醒地如此之晚?”老先生一副對方無可救藥的模樣。
“老夫前些日子偶然記錯了日子, 便看見陛下剛剛上朝公子便起來練劍。那精氣神可是老夫從未見過的。”
遙如意愕然。
王千山見遙如意一副懵懂的模樣,心中的氣消了一半,苦口婆心道,“公子要是對老夫有什麼不滿大可以和老夫說,老夫改改便是。何必拿自己的前途作兒戲!”
“先生, 我沒……”
只不過恰巧在上課的前一日都恰好有事罷了。
“罷了!老夫便信你一次。”
也幸虧遙如意長了一副乖巧模樣, 一旦再露出那副懵懂無辜的眼神, 任誰都拿他沒辦法。
“來,今日老夫與你講講何為仁政。”
遙如意連忙點頭。
兩人說話間已經進了一旁的偏殿,那是崔祥祝為遙如意收拾出來的臨時學堂。偏殿不大但應有盡有,為了讓他這段時間能方便些,甚至搬了好些書放在偏殿。
上次遙如意找花草藥材的那幾本古籍如今就放在這兒。
崔祥祝美名其曰,“要是十九大人以後需要便不用再去藏書閣找了。等日後十九大人一朝登科入仕,奴才再把這些書都收回去。”
遙如意當時就沉默住了,他揉揉耳垂,要是等他登科入仕, 至少還要等他在宮裡當完這七年的侍衛再說。
“你先說說,你認為何為仁政?”
仁政——
遙如意想了一會,手中的小本本被他放下,“皇帝體恤民間百姓,減少稅收減少徵兵,要讓每個人都能吃上飯?”
王千山驀地笑了,一身灰色袍子被他穿在身上像個道士,“那你覺得先帝所行之事,是否為仁政?”
“先帝?”
王千山聽到他這語氣一愣,“你不知?”
他無奈嘆氣,這些日子總覺得他這位小公子像個隱世的怪人,有些事情知道得比他都多,有些又一概不知。
“先帝當政三十載,曾被世人以“仁帝”所稱贊,先帝在位時期減少稅收減少徵兵,從不苛待百姓。常常被世人歌頌,連死後都有不少官員為先帝立碑建祠堂,可為仁政?”
“可。”
王千山聽到這答案滿意點頭,話鋒一轉,“但先帝在強國來犯時果斷割讓邊疆九座城池,甚至欣然接受簫國送來的糧食,並將其分發給百姓。可謂仁政?”
遙如意反駁,“難道邊疆的百姓難道就不是雲國的百姓了嗎?”
晨光從窗縫透進來,照在遙如意的小本本上,原本其中一部分照在他手上,被他嫌熱挪開了。
“先帝在世時極力推行仁政愛民,先帝認為只要百姓安樂,自身的政法便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