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令其亡,必使其狂,是個機會。”
周放說。
老管家心裡有了主意,琢磨著該如何將此次事件利益最大化。
周放提點他:
“關鍵還在知州身上。”
若是知州願意親自上書向陛下陳情,且有證據的話,那樓家在江南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操作得當,能讓周家失了最大的錢袋子,大受打擊。周家倒下,忠勇伯府必受影響。
樓家打下的偌大基業該由誰來接手,也能提前準備起來了。
周放想著回頭和爹通個氣兒,叫他老人家也跟著發一筆橫財。
至於林靜東要不要藉此事在陛下那裡露個臉,就看林靜東和簡王的打算了。
周放並不想探究。
他只提醒:
“此事需的秘,還得快。”
老管家點頭:
“老奴親自帶人去辦。”
老管家辦事很靠譜,周放只叮囑他:
“我應了李介江,三日後由他接手總捕頭的位置。”
老管家多少有點失笑。
這位小爺方才還談笑間,給在江南一手遮天的樓家設計好了結局,這會兒對一個小小的總捕頭位置念念不忘。
周放並不解釋,他說要幫林靜東,便不會袖手旁觀。
即便林靜東心裡並不贊同。
林靜東和簡王站的太高,決定了他們只能自上而下的解決問題,摧枯拉朽,但凡出手便無法及時掉頭,要求他們一擊必中,否則會遭到瘋狂反撲。
可其實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很多事就壞在像李介江這種小人物身上。
用的好了,與林靜東手裡的人脈兩廂輔佐,誰又能忽視他們的作用呢?
周放透過父親,分別給大姐,三姐,五姐的母親,以及四姐的舅舅去了信,與她們商議一些事情。
如今,大姐母親和那位長工,在漕幫帶著幾十號兄弟討生活。
三姐母親繼承了她繼父的家業,因著女子身份,導致家中的航運生意縮水。
四姐的兩位舅舅,一位在京城火器營擔任護軍校,管理護軍。一位在五城兵馬司做吏書,管理文書。
五姐母親的商行,這些年在各地販賣糧食,雖規模不大,但根基很穩。
周放想快速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若是背後有林靜東扶持,這些人都不傻,很快便能將觸角伸出去。
於雙方都是好事。
他在埋頭處理這些事,時間不知不覺到了三日後,府試出榜之日。
無人注意的角落,有快馬從知州府衙後門離開,八百裡加急密報送往京城。
明面上,所有此次參考的考生,都被榜單吸引走了全部心神。
江南文風昌盛,蘇州更是不缺才子,小小童生試不能讓周遭百姓跟著側目。
但府試案首,是長得極為俊美,剛來蘇州第一日,就在碼頭差點引起騷亂的周公子。
這便讓人很感興趣了。
周放得了案首。
林靜東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