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組織了一場特殊的“品質開放日”活動,邀請各界人士走進企業、檢測機構和商場,近距離了解品質監管的全過程。
在周氏食品廠,參觀者們戴著衛生帽和口罩,走進明亮整潔的現代化車間。
周廠長親自講解:“以前我們只追求產量,忽視了質量,差點丟了飯碗。現在透過政府的指導和幫助,我們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每一道生產工序都有詳細記錄,產品質量有了質的飛躍。”
在檢測機構,技術人員現場演示如何對農產品進行農殘檢測,從樣本採集到資料出具,每一個步驟都嚴謹規範。
“我們的檢測結果容不得半點虛假,這是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負責。”檢測員的話讓不少參觀者為之動容。
溫婉道:“這段時間,我們收到237封企業整改申請書,其中89家透過驗收後重新開業。”
“我們的工作從來沒有一棍子打死,而是在守護老百姓品質生活的第一關,也是向所有企業表明我們的態度,品質才是企業文化長久發展的生路。”
……
溫婉帶著外地考察團前往程氏百貨,程氏百貨的總經理鍾嶽麒帶著他們檢視商品質檢流程。
“每天營業前,我們的質檢團隊都會對新上架商品進行抽檢,一旦發現問題,立即下架,並追溯源頭。”
一位來自江浙的企業家盯著貨櫃上懸掛著的農產品質檢報告,突然發問:“這些紙質證書成本不低吧?”
鍾嶽麒笑著指向排隊結賬的長龍:“當顧客願意為品質溢價買單時,這點投入就成了最好的廣告。”
他指著商場門口的公示牌,資料大屏實時跳動著銷售曲線,某款公示質檢過程的本地蜂蜜,銷量比整改前激增300%。
“這些公示資訊,不僅是給消費者看的,也是對我們自己的監督。正因為我們堅持品質第一,才贏得了顧客的信任,銷售額的增長就是最好的證明。”
參觀結束後,一場座談會在河洛政府會議廳舉行。
一位原本持質疑態度的企業家感慨道:“之前只看到河洛政府關停企業的嚴厲,卻沒看到背後對企業的幫扶和引導。透過這次參觀,我明白了品質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
另一位學者也不得不肯定表示:“或許在改革初期,監管手段看起來有些強硬,但從長遠來看,這是推動市場健康發展的必要舉措。”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主動擁抱品質改革。
一些原本觀望的商家,看到同行因品質提升而獲得的巨大收益,紛紛加入到自我整頓和升級的行列。
河洛的市場環境逐漸發生變化,消費者的信心不斷增強,“河洛品質”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這天夜裡,溫婉和程瑾瑜戴著口罩悄悄地去看市場上的商品,發現每樣商品都印著朔原始碼,哪怕是小攤販的零售,也擺放著質檢報告。
“阿瑜,我很期待河洛臻品走向世界的一天。”
程瑾瑜與她並肩,看著霓虹燈下車水馬龍的街道,笑了。
品質戰沒有終點,只有不斷前進,才能讓河洛在品質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阿婉,我也很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