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各部門上下一心把控各商品質量,不良商家無所遁逃,要麼整頓,要麼關門,到不合格的所有商品都得下架。
政府牽頭的河洛惠民品質百貨商場才開始修建,但洛市中心區的程氏百貨,響應河洛政府的號召,先行自查整頓,在商場門口公示每天質檢合格的商品及因為質檢不合格而下架的商品。
這一舉措讓所有顧客拍手叫好,程氏百貨的營銷額不降反升,每天人山人海,排著長龍進商場。
這一現象引來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河洛政府對不良商家的零容忍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
拍手稱快的有。
覺得河洛政府不夠包容的也有。
首當其衝的就是主張品質戰的程瑾瑜和溫婉。
眾說紛紜,各有各的說法。
面對外界的種種聲音,程瑾瑜和溫婉選擇直面爭議。
他們都知道,改革必然會引發陣痛,但為了河洛的長遠發展,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一場面向公眾的新聞釋出會上,溫婉站在聚光燈下,神情堅定而從容。
她掃視著臺下密密麻麻的記者和螢幕前關注這場釋出會的民眾,緩緩開口:“有人說我們對不良商家太過嚴苛,不夠包容。但我想問,當孩子們因為食用了不合格食品而生病,當消費者花了錢卻買到毫無價值的假冒偽劣商品,誰來包容他們的痛苦和損失?我們的零容忍,是對守法經營商家的公平,是對消費者權益最基本的守護。”
她的聲音擲地有聲,字字句句都飽含著對河洛對老百姓的責任。
隨之她拿出一摞厚厚的資料資料,向眾人展示:“自品質戰開展以來,表面上看我們關停了不少企業,但深入資料會發現,超過六成被要求整改的企業,在經過規範和升級後,重新回到市場,並且獲得了更好的發展。這不是扼殺企業,而是在倒逼整個市場走向規範化、品質化。”
她翻到其中一頁,指著上面的圖表說道,“就拿周氏食品廠來說,曾經因為衛生條件不達標被查封,經過改造後,引入了先進的生產裝置和質量管理體系,現在不僅產品暢銷本地,還開始向周邊城市拓展業務,訂單量是之前的五倍。這就是品質帶來的力量。”
然而,質疑的聲音並未就此平息。
一些外地商會代表聯名致信,言辭激烈地表達不滿:“河洛政府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嚴重影響了投資環境。我們原本計劃在河洛擴大投資,但現在看到這樣的政策,不得不重新考慮。”
但某外地商會代表依舊充滿不滿:“你們關停三十多家食品廠,讓多少工人丟了飯碗?這不是把企業往絕路上逼嗎?”
溫婉將最新檢測報告推到鏡頭前:“前幾天查獲的問題辣條,菌落總數超標18倍,其中30%流向了學校周邊。您說,這種企業能包容嗎?”
螢幕上,顯微鏡下的細菌影象隨著滑鼠滾輪放大,所有人突然沉默了下來。
還有部分學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認為“過度監管可能會抑制市場活力,政府應該給予企業更多緩衝和引導的時間” 。
而河洛本地論壇一個叫“河洛民生”板塊,熱帖《鐵腕治質,是魄力還是暴力?》在在網路上炸開了鍋,點選量突破十萬。
支援派曬出孩子製作的食品安全手抄報:“我女兒現在會教我看配料表,這就是最好的成績單!”
反對派則貼出某糕點廠工人舉著“還我工作”橫幅的照片,質問:“整改不能循序漸進嗎?”
溫婉知道後也不著急,讓羅敏君在評論區裡發一張對比圖——左側是查封的髒亂差作坊,右側是改造後獲得認證的透明工廠,配文“真正的包容,是給品質重生的機會”。
當然,也依舊有網友質疑圖片的真實性。
面對這些質疑,溫婉和程瑾瑜沒有急於反駁,而是決定用實際行動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