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身穿一襲中式旗袍,合身的剪裁,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她優雅的身姿。
旗袍上繡著細膩的雲紋圖案,絲線在燈光下閃爍著柔和光澤,彷彿將千年的東方韻味凝聚於一身。
她的長髮鬆鬆挽起,一支玉簪斜插其中,更添幾分古典氣質。
溫婉拿起話筒,朝臺下的人淺淺一笑,熟悉的梨渦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
“各位領導、老師、朋友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溫婉的聲音傳得很遠,臺下立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今天是我第一次踏進河洛大學,也是第一次參觀到這座有百年曆史的校園。漫步其間,我彷彿能觸控到歷史的紋理,感受到歲月長河中,這所學校澎湃的心跳。”
溫婉目光柔和,緩緩訴說:“百年前,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河洛大學應運而生。彼時的華夏大地,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這所學校從創立之初,便承載著救亡圖存的使命,無數仁人志士在這裡匯聚,他們以筆為劍,以知識為力量,試圖在黑暗中探尋一條光明之路。
歷經戰火紛飛,遭受艱難困苦,河洛大學始終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燈塔,為莘莘學子照亮求知與報國的方向。”
“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程序中,河洛大學的校訓逐漸形成——‘博學濟世,愛國興邦’。
這短短八個字,是先輩們用熱血與汗水凝練而成的精神指引。
‘博學’,是對知識的不懈追求,只有擁有廣博的學識,才能在各自領域有所建樹;‘濟世’,則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所學之長,為社會謀福祉,為民眾解憂患。
而貫穿始終的,便是‘愛國興邦’的赤誠情懷。”
她微微頓了頓,神情莊重:“愛國,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在冰天雪地中捨生忘死,吃不飽穿不暖,卻憑藉堅定信念和頑強意志,與裝備精良的敵軍奮戰,他們用生命捍衛國家尊嚴,這就是愛國最生動的寫照。
如今,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愛國的方式或許不再是衝鋒陷陣,但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同樣是愛國的深刻體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勇挑重擔。”
“同學們,我們肩負著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這不僅是物質層面的富強,更是文化層面的自信與繁榮。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與魂。
我們擁有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從古老的詩詞歌賦到精美的傳統工藝,從深邃的哲學思想到獨特的民俗風情,這都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當我們身著華服行走在校園,當我們誦讀經典感悟古人智慧,當我們把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生活,這便是文化自信的彰顯。我們要讓世界看到,華夏民族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更有蓬勃的創造力和堅定的文化信仰。”
溫婉停頓了一下,看著臺下的學子,“大家知道我為何會選擇今天這個日子來演講嗎?”
臺下的學生紛紛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