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吧唧被俘虜
【你開啟遊戲,跳出一個彈窗:你期待埃爾瓦在歐洲遇到誰呢?】
戰地記者的格言是:如果你沒辦法阻止戰爭,那你就把真相告訴世界。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你離炮火還不夠近。注1)
美國聯合通訊社和官員並不希望女性成為戰地記者,世俗也多加阻力。
埃爾瓦早就心有準備,她說服路易斯先生是因為她父親的交情、路易斯對她工作能力的信任以及另一些不可說的原因。
“這很難,你不要想了,在布魯克林安全待著不好嗎?”
埃爾瓦連著五天都來,路易斯煩了。
成為一名戰地記者,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惡劣環境下的處變能力、極高的專業素養。
埃爾瓦從小就由父親言傳身教,十歲就跟著父親在報社工作,如今基本功集採訪、寫作、編排、製作、報道及媒介技術工具熟練應用於一身,且內心強大,情緒穩定。
要成為戰地通訊記者,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在戰場上活著完成工作,畢竟戰場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會是一份無法確保安全的工作。
戰爭是殘酷的,席捲帶走人命的時候可不管是士兵還是戰地記者,它平等的死亡威脅著身處戰場的任何人。
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戰地記者需要更多地學會如何在戰場中保護自己,而不是僅僅搞新聞。
比如如何選擇安全掩體,躲避襲擊和進行防護。尤其落單或獨立採訪時解決生存的各種問題,如何處理可能的傷口。
當然戰地記者不是一味單獨行動的,戰地記者需要與交戰雙方聯系,盡可能獲得合作。
寫有《老人與海》等著名作家海明威就是一名出色的戰地記者。
他在一次戰鬥中身負重傷,醫生在他身上做了不下12次手術,取出了227塊炮彈片和槍彈片,而且戰爭給他留下了嚴重的陰影。這足以證明戰地記者需要面臨的危險。注2)
而且女性在戰場上需要更多的準備。
不說出國手續,就是後勤保障、落地行程、語言溝通、安全保衛……
幾乎無解的問題撲面而來,如果僅憑一腔熱血,埃爾瓦就跟去白給沒有什麼區別。
路易斯根本不想給自己找麻煩,也不想朋友的女兒就這麼去送死。
埃爾瓦說:“我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我願意簽署免責書……”
路易斯把臉轉過去,表示拒絕溝通,認為這樣就能讓對方放棄。
埃爾瓦深呼吸一口氣:“抱歉,打擾了。”
她只好離開,但手裡卻比來時多了一頁報名錶。
得到這份報名錶,她當戰地記者,就像解毛線球找到了線頭。
等埃爾瓦真正拿著相機站在歐洲的土地上開始屬於她戰地記者的工作,時間已經拉了很長一段距離。
當她在烈日下站軍姿時,陽光的光斑一個個放大,豆大的汗珠不停的滾落,其實整個身體已經麻了,只是在持續的繃緊肌肉狀況下維持著站立姿勢。
方陣裡只有她一個女性,在她來第一天昏倒其他人就在打賭幾天後埃爾瓦會受不了哭著回家。
有賭一天的,有賭三天的。
只是一週後,埃爾瓦還和他們站在一起,這些站在性別高點上審視她的人,只要心存理智,也不得不承認她的堅持,贊許她的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