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導演對於男人的態度有耐心多了——她直接無視。
男人這種生物在她看來,大概就是愚笨的、短命的,既沒有智力上天賦,也沒有積累社會經驗的壽命,他們就像是早上開的花,晚上就謝掉。
也許白天裡會有女人耐心給花澆水,但她一定不止澆水這一件事。
副導演也是如此。
當男人、更年輕的少年人與姜逾發生沖突的時候,副導演會呵斥她們尊重姜逾——論資歷,姜逾入行有四年之久,論榮譽,她好歹也是個影帝。
雖然大部分女人沒有把影帝當成什麼至高無上的榮譽。
而是預設姜逾具有影帝一樣的天賦,比如迅速領悟臺詞,秒切情緒配合;再比如瞭解劇組安排,協助好秩序。
很遺憾,姜逾領悟不了莫名其妙的打光與臺詞,更做不到去協理一個數千人的大劇組。
人們沒有質疑姜逾德不配位,只是對著某個偶爾出色的鏡頭,無比寬容、十分恍然地說:“原來小姜是天賦型的演員。”
姜逾有自己的想法,她往返於兩個劇組,驚訝地發現這對母女的沖突——富曜的作品常常會用力凸顯出一種人力的可笑感,充滿了對聰明、謙和、智慧的上等人的嘲諷。
即便她的主角有著上等體面的職業,但這位主角的成長劇情一定伴隨著各路的打擊與困難。
而富曜母親的作品……是完完全全的大家長式的敘事,比精英敘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賀年華》系列的劇情分析中,作為群像劇,裡面主要角色都有原型,她們大部分出身優渥,懷抱著高尚的情操與遠大的志向,改變了當時陷入苦難中的世界。
整個主要角色團體,充滿了對底層的人們、對愚昧的男人們的教育與拯救。
教育,感化,拯救,改變。
甚至在劇組中,她們預設年長即智慧,榮譽即聰慧,正確即正義。
預設年長者有權力教導資歷尚淺的年輕人,預設資歷深厚的人自然是工作能力突出。
自然而然地將正確的想法、遠大的理想、高尚的人品、遠見的洞知,不斷加註在主角團隊中。
與之伴隨而來的還有屬於主要角色們的聰慧、權勢、能力、天賦,像是往熊熊火焰中扔下一捆捆的柴。
這柴,自然得是愚昧的、淺薄的、不懂理想的、只限於小情小愛的男人。
“這種塑造跟男頻大女主塑造的區別只有年紀。”
男頻的二十歲總裁還是太那個了,就算是年齡超標的仙俠古偶《桃夭》,也得是兩萬八千歲的天帝,《賀年華》系列好歹齊聚老中青少四代女人。
不過本質都一樣,為女人賦魅、賦權、賦予全能,同時刻畫男人的愚蠢傲慢,讓他們不值得被這麼好的女人教育,讓他們成為好女人犯錯的誘因,同時贊頌好男人的順從,得到了“雖然被犧牲,但是被記掛”的好結局。
姜逾可以想象到《賀年華2》中的男演員、男角色會面對什麼樣的輿論場。
【“xx這才是大男主,捨己為人!不拘泥小情小愛!”
“xxx嗲嗲的沒完沒了了。”
“要不是xxx,我們的家長也不會變得這麼被動。”】
像是在告訴熒幕外的男人,你們不要學電視劇中的男人一樣矯情造作,不要錯過好女人。
主角團裡頭的好女人有很多:嘴巴刻薄其實是心裡關心;呆呆木木其實是內慧;去點少爺先生,那更是迫不得已的深情好女人。
這種形象塑造似乎折射了富院長對富曜的態度,姜逾往返於兩個劇組,但兩位導演都沒有問她關於另一個劇組的事。
不過暑假期間,富曜的女兒倒是來《賀年華2》劇組玩過一陣,富院長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對孫女的喜愛,受到大導演的影響,劇組上下對這個孩子無一不應。
但是富曜沒什麼談論的興趣,她從不在孩子面前談到自己的母親——除非劇組資金不足,或者她又看上哪個型號的裝置,甚至孩子去往兩個劇組都是由她的配子負責接送。
富曜與富院長的關系真是難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