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彩霞再開口說話時,聲音都顫抖了,“良廠長,這都是被逼出來的,不是,你看我,一被誇,話都不會說了,我的意思是這是當初夏主任要回去了,突然就讓我來當門市主任的意思。”
良馨走到後院,將王芸遞過來的水,喂給嘟嘟喝,“夏主任是看出來你有能力管理麵包坊,才會推薦你做,她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也非常看重麵包坊,事實也證明瞭她的眼光沒有錯。”
韓彩霞高興得合不攏嘴,手都不知道往哪裡擺了,轉了一圈,連忙去裡面屋子裡推了一輛四個小輪子的竹編推車。
“良廠長,這是王芸聽說你要帶孩子來,提議去借來的一輛小孩推車。”韓彩霞道:“我知道,如果我們去買的話,你肯定不同意,也不會願意用,雖然我們很願意去買,但為了讓你踏實用,還是去我們巷子裡借了一輛過來,你待在北京這陣子,帶孩子也不受累。”
良馨詫異了一瞬,“謝謝你們想得這麼周到,我都要不好意思了。”
王芸道:“要是不好意思,也該是我們不好意思,你看,我比韓主任胖的還要多,以前在老家哪裡敢想,都是因為有良廠長,我們才能安居樂業。”
“這句成語我喜歡聽。”
良馨笑著道:“那我就不客氣了,我跟大姐抱著嘟嘟,久了確實吃不消,謝謝你們。”
韓彩霞用麵包坊的廚房做了飯菜,良馨和其他人便在這邊吃了飯。
吃飯的過程裡,當面詢問了韓彩霞,北京麵包坊的經營狀況。
其實這些事情她都知道,韓彩霞工作認真,每週都會將情況傳到夏霞辦公室,夏霞再轉告給良馨。
因為有良心泡麵的營銷宣傳帶動,麵包坊的生意比之前變得更好,再加上出國潮的熱度依然在直線上升,航空公司的麵包坊訂單,幾乎再次翻倍,已經超過了每天兩千份,後院廚房擴大,多加了專門製作飛機麵包的烘房,夏霞學校也另外安排了人過來幫忙。
雖然麵包坊的銷量利潤,沒辦法和泡麵廠比,但是比起11師的藥廠,也差不到哪裡去,再跟其他變得更迷茫的工廠相比,更是引人矚目和羨慕的存在。
良馨沒有在麵包坊多待,先帶著嘟嘟回到招待所休息片刻,等嘟嘟睡著了,便開始和北京小組再次討論老拳師的情況。
老拳師樊鴻義師出青武門,他的師父武昌晟就是陸沖鋒所說在國家有難時,加入軍隊上戰場殺敵的那批武術名家,在戰場上受傷之後回到老家休養,樊鴻義當年就是武昌晟休養期間收的弟子之一。
樊鴻義深得武昌晟喜愛,得到了武昌晟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拳法真傳,成了北方拳種的著名拳師,同時傳承到了師父的武德,行走江湖,懲惡揚善,在民間積攢了很高的聲望。
哪怕後來武術被貼上了封建殘餘標簽,仍然沒有放棄,就地取材,繼續堅持十年苦學,在八十年代初,武術被解封之後,代師廣收門徒,傳授技藝,想要將青武門發揚光大。
但樊鴻義就是極其傳統標準的武人思想,重義輕利。
因此,誰拿著錢財上門邀請他去參加武術表演比賽,都會吃到閉門羹,無一例外。
良馨從麵包坊拿了兩大瓶牛奶,一籃子洋雞蛋、牛肉和一籃子新鮮蔬菜水果,推著嘟嘟上門了。
馮海豔不是很明白,但幫忙拎著東西走在前面引路。
靠近天橋一條窄小衚衕裡的大雜院,就是樊鴻義的家,也是他目前代師收徒,傳授技藝的地點。
良馨剛推著嘟嘟走進衚衕,就看到一棵老樹上綁著布帶,一人正在練習拔筋。
“李師傅。”
馮海豔帶著笑臉上前,“樊師傅在家嗎?”
李師傅停下練功,回頭看了一眼良馨,頓了頓,“在,天天都在,但就是不見你,你怎麼又來了。”
“這位是我們良廠長。”馮海豔介紹道:“我們良廠長親自從江口趕到北京,你看,還特地帶著孩子來的,能不能幫我們再去勸一勸樊師傅,讓他開開門,見一見我們。”
“我說了要能算,你不是早就見上了。”
李師傅又開始練功了,不再理睬馮海豔。
良馨道:“哪家?”
馮海豔往前走了幾步,指著一扇破舊的木門道:“就是這裡。”
良馨走過去看了一眼門口堆著的幾袋水泥,靠近大門,從門縫裡看到裡面正有人拋接石子,繞著水缸轉掌,還有人利用院牆和木樁壓腿踢腿......
季大姐好奇問:“這關著門練,他們是怎麼進出的?”
馮海豔指了指牆頭,“牆頭也是師傅們基本功訓練的器械。”
良馨笑問:“這關著門,是防你們?”
馮海豔不好意思了,“因為我們之前來得太勤,可能嫌煩了,才把大門也鎖上了,之前樊師傅只是把自己正房的門鎖上,我們不走,他就不出來。”
良馨上前禮貌敲門,門縫裡的人明顯聽到了,卻沒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