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她這麼說,範豈下意識地在腰間摸索,恨不得即刻將敕牒和魚袋都拿出來與她看。
“自然是真!我等自幼飽讀聖賢之書,深知禮義廉恥,怎會拿這關乎聲譽前程的大事來欺瞞姑娘?這可是違反律法的重罪。”
尋真脫口而出:“那我來考一考你如何?”
哈哈,這臺詞怎麼有點像現代那種油膩爹味男?
範豈卻並未因尋真的話而有絲毫惱怒之色,他只微微一怔,道:“姑娘但問無妨。”
謝漼那三問,尋真都有些頭緒了,卻不知道自己想的那個方向對不對。
逮著個進士,正好問問看。
尋真隨便提出一問:“‘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然常人每易嫉賢妒能,或隨波逐流而忘自省,於日用常行之中,當以何法克除此弊,常保向賢之心、自省之明,以趨善道?”
範豈聽了這題,怔住了。
十載寒窗,經童生試、鄉試、會試等層層嚴苛科考磨礪,於各類策論題早已是駕輕就熟,猶如家常便飯一般。
但這題……
尋真見這人愣了,便問:“這題,很難嗎?”
尋真猜測,謝漼應該是按難度逐級出題。
這第三題,可能最難。
範豈點頭,又搖頭,隨後緩緩道。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範豈一邊在心底思索,一邊道,“此乃孔聖垂訓,為修身進德之要道。然常人多囿於私慾,易生嫉賢妒能之心,或陷世俗洪流,忘卻自省之責,誠可嘆也。欲克除此弊,常保向賢之心、自省之明,實乃關乎個人修身、社會風化之關鍵。”
這就是謝漼說的“破題明義”了。
“哎——”尋真伸了下手,“等等。”
範豈便停下,朝尋真那邊望去,目光剛一觸及,又迅速瞥開。
餘光見她攤開了軟墊,從裡頭取出紙筆來。
範豈忍不住又看過去,見尋真盤腿坐好,拿書墊著紙,右手握著根細木頭,用刀片輕輕削了削,有黑色的粉塵撲簌簌墜下。隨即落筆,寫出了墨色字跡。
……竟是筆嗎?
握筆的姿勢也頗為怪異。
五指蜷曲著,手抵在紙上書寫。
這如何能寫得好字?
尋真抬起頭,用眼神示意他繼續。
範豈心髒砰砰砰地跳,逐字逐句、細致入微地講解開來。
此刻,範豈心中湧起一股從未有過的奇妙之感。
平日裡熟稔於心的聖人之道,竟能如此派上用場。
“……總之,克嫉賢妒能、隨波逐流之弊,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之以恆,篤志踐行。若能修心養性、立定志向、結交良友、日省吾身。久久行之,德業必有進益,庶幾可入君子之林,臻於至善之境也。”
範豈講完,望著那泛著微光的池塘,竟有些失神。
許久,他鬆了一口氣,胸中都舒暢了些許。
尋真基本都記下來了。
尋真起身,學他剛才的姿勢,拱手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