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藜笑嘻嘻的出來說道,而這些演員們也都在喝完姜湯之後,紛紛去化了妝換了衣服,最後回酒店休息。
這一天的拍攝下來,姜白只有一個感覺。
無論是嘉靖帝也好,又或者是海瑞、嚴嵩、徐階等人也好,一旦站在攝影機前立馬入戲。
情緒飽滿而又充沛。
甚至下來之後也依舊將自己沉浸在角色裡。
在拍攝之中很多的暫停都不是由導演說出來的,而是演員們自己覺得在這一段表現的不是很好,主動提出想要重拍。
包括裡面的一些臺詞和提前設定好的情緒表達,他們也會在琢磨劇本的時候進行修改。
雖然在劇組中常有爭吵,但那也只是針對劇情,因為大家都卯足了勁,想要把劇本拍好。
於他們而言,演員這就是可以讓他們為之奉獻一生的職業。
拿錢辦事自然要盡心盡力。
由於他們現在有充足的時間,所以他們完全就是按照劇本的正常發展來拍。
哪怕是一些當天沒有拍攝任務的演員也都會在這裡默默的看著劇本背臺詞。
等他們拍攝完第一集的內容之後,姜白就不禁在心中暗嘆,這個本子真是沒有買錯!
這樣的好劇本就是花更多的錢也值得買下來,哪怕不賺錢也絕對是值得往出拍的。
就這個質量,這個演技,這個劇情,只要後續能夠穩住,哪怕是放在以後,雖然不敢說是碾壓,但也絕對能夠在歷史正劇中佔有一席之地。
光是那些大神們在朝堂上爭論這一段,就足以見得他們的功底。
前面並沒有姜白的出場,等了幾天之後終於輪到了姜白拍戲,這一天姜白早早的就來到劇組化妝。
而他要出場的這些臺詞和動作,他也早已經爛熟於心。
姜白所飾演的沈一石是個富甲一方,行賄斂財的反面角色,但他本人形象很好,眉清目秀,談吐不凡。
就在當初談劇本的時候,劉禾平甚至也說過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也就是姜白本身的演技過硬,要不然再換個其他人來,哪怕是拿錢投資的,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的來演這個角色。
沈一石經營的是絲綢生意,在生意場上和政治鬥爭的洪流中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來往於官場、商場、情場之中,好似水中的魚一般。
而姜白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
將沈一石這個儒商的圓滑自大儒雅等等,看似有些矛盾的性格都集中在了一個人身上。
以至於在他們拍完幾集之後,那些老戲骨們見姜白沒事也會過來找他聊一聊角色,聊一聊劇本。
有時還會根據他們之前所瞭解到的一些史料來和姜白探討一下在後續的拍攝劇情中有沒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這幾天劉禾平也一直都在這裡,因為他對於自己的這部作品太上心了,有時候眾人提出一些意見,劉禾平也會據理力爭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只是大家為了拍好自己的角色,拍好這部作品,也都是下過苦工去研究的,因此面對劉禾平的據理力爭,他們也會不甘示弱的進行反駁。
到最後雙方的妥協基本上是五五開。
在這個劇組裡不存在說誰的番位靠前,誰就更有話語權,如果你的道理沒辦法說服我,甚至我連內心裡都無法接受,那我就可以不拍,反正片酬沒多少錢。
這種事情就算是去打官司,他們也不怕,反正他們在理。
現在劇組的情況就有點像是當初姜白在拍《集結號》時的那樣,馮小鋼的想法姜白接受不了,姜白提出來的意見,馮小鋼一個也不願意改。
那大家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去費什麼嘴皮子,一拍兩散,各自安好是最妥善的結局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劇情也一段段的拍完了。
轉眼的時間就到了過年,張藜原本的想法是在過年的這幾天給大家放放假,回去過個年,可此時大家都在興頭上,每天一睜眼就是自己的角色誰也不想把這份情緒斷掉,最後他們一合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