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董承運和陸清雲招募的第一批工人已經將軍服款式給制了出來,他們拿來給徐鹿鳴看:“徐隊官,你看這個樣式怎樣?”
“不錯。”徐鹿鳴沒管樣式,使勁扯了扯縫合處,結實的很,滿意地點了點頭。
軍隊裡的人都是些粗人,款式做得再好,沒幾天也會糟蹋得不成樣子,徐鹿鳴對這些軍服的唯一要求就是結實、耐穿。
至於顏色多為褐色為主,這個顏色好染,在西北那黃沙漫天的環境裡也便於隱藏。
“那我就照這個款式讓她們加急做了。”董承運見徐鹿鳴滿意,當即吩咐作坊裡的女工全力行動。
徐鹿鳴在作坊裡轉了一圈,董承運還是十分聰慧的,他沒讓人一件一件地製衣,而是裁衣裳的裁衣裳,縫衣裳的縫衣裳,流水線操作,這邊裁好的衣裳,那邊立馬就有人接過拿針線縫起來,各自分工,動作十分迅速。
為了趕工,他甚至還把衣服從作坊裡外包出去,縫一件衣裳五文錢。這種簡單的針線活,幾乎每個婦女、哥兒都會。手腳麻利的,一天就能縫一件出來,不少人都來接活。
除了軍服,珍珠製衣坊那邊的珍珠衣也出來了,除了用珍珠做盤扣外,陸清雲還很有巧思地讓繡娘在衣服上繡上各類珠花。
這下別說那些女子、哥兒喜歡了,連徐鹿鳴這個男人都挪不開眼。
不知道姜辛夷穿上這樣的衣裳該有多好看。
這樣想著,他對陸清雲問道:“陸夫郎,這珍珠衣可否賣我幾件。”
“徐隊官說這話可就見外了。”陸清雲笑道,“這主意都是你給我們出的,幾件衣裳算什麼,盡管挑就是。”
他這樣一說,徐鹿鳴還真沒客氣,女子、哥兒的各挑了些,家裡弟弟妹妹多著呢,每個都要照顧到才行。
當然,他也不白拿。挑了衣裳出來,他又給了陸清雲一個致富的方向:“陸夫郎,你們賣花膠、海參可有想過打點噱頭?”
“噱頭?”陸清雲疑惑地看著徐鹿鳴。
來大至縣有一段時間了,徐鹿鳴發現大至縣的幹貨還真是便宜,巴掌大的蝦幹才賣五六文一斤,瑤柱更是三四文就能拿上許多。
這都歸咎於海貨沒有油水,吃到肚子裡沒有營養,老百姓不愛吃,商人們使勁壓價所致。
徐鹿鳴覺得董承運和陸清雲兩人這是定位錯誤,把市場定在了低端,一味地只想擴張商路,從而忽略了海貨這種東西就該走高階路線,去讓那些不缺肉吃的人吃才對。
他咳嗽一聲,低聲道:“比如讓大夫們說這些海貨能壯陽補腎、美容養顏的功效,先把名聲打出去,再做出一副供不應求的狀態,從而把價格提高。”
賣東西嘛,講究的都是一個銷售技巧,光靠一張嘴說自己的貨多麼好不行,得讓人看到實際的好處。有錢人都怕死,還喜享受,這貨越貼他們心裡的那個預期,越好賣。
陸清雲的爹在汴京一清水衙門做官,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可他跟著董承運來大至縣這幾年,多少也學會了一些。
“多謝徐隊官賜教。”徐鹿鳴一說,他便明白了,眼中帶光地向徐鹿鳴福了福身。
他沒再提感激的話,默默將這份恩情放在了心中,以後徐鹿鳴遇到任何事,只要向他們張口,千難萬難也要幫上一幫。
徐鹿鳴提鹽離開那天,軍服已經趕制了一萬套出來,也有商人陸陸續續來大至縣看了珍珠衣,心動不已的同時,還被董承運騙去酒樓吃了頓壯陽補腎、延年益壽的海鮮大餐。
吃得這些商人大呼過癮,掏出不少銀子高價買了些“極難捕獲”的海貨,準備拿回去也給家裡人嘗嘗。
“徐兄,一路保重!”董承運和陸清雲將徐鹿鳴一路送到縣城門外,對他揖了又揖。
“欸,王大嫂,你也來買肉啊。”
“是啊,最近日子好過不少,家裡姐姐妹妹幫著工坊做衣裳,哥哥弟弟們打的漁獲也能賣上價了,這不割些肉回去給他們補補。”
“是得補補,好些年沒吃過肉了,再不吃肉都快忘記肉是個什麼滋味了!”
“你們好吃肉,老朽愛喝酒,這有酒有肉,生活才是有滋有味,有奔頭哩。”
“也別都把錢花了,還是得囤些米糧,吃肉補一時,吃糧才能日日都進補。”
徐鹿鳴打馬立在大至縣門口,耳邊聽著縣裡人有說有笑的嬉戲聲,揚了揚唇,也對董承運和陸清雲抱拳道:“董兄也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