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綏魚村坐落在西南與西北交界處的望川山脈下,村子不大,全村五十多戶人家,還都是些沾親帶故的親戚。
姜家蓋房時,村口的平地都被挑揀完了,他家房子便蓋在村子的最裡端。姜辛夷扶著徐鹿鳴從山裡出來,需要穿村前群鴨遊弋的溪流和村裡每戶人家門前,才能抵達。
春日融融,正是開鐮時節,但綏魚村水田多,主種水稻,這個時節,育完苗,地裡就沒什麼活了。
沉寂了一個冬的村裡人,趁著今天日頭好,全都將自家的被褥、衣裳、棉鞋拿出來清洗、晾曬。姜辛夷帶著徐鹿鳴一出現在村裡,全村人都一臉好奇地看著他倆。
這個時空沒有經歷宋朝,歷史在南唐後主那兒拐了個彎,由原來的宋太宗派兵攻南唐,變成了楚太宗。
沒有程朱理學那套滅人慾的三綱五常,男女大防看得還不是那麼嚴。
但已婚夫婦都沒有這般親密走在路上的,更遑論姜辛夷這個還未成婚的。
蹲在自家院子裡洗衣裳,熱心又八卦的姜大發媳婦金娘子瞧見,更是不禁問出聲:“姜大夫,你們這是?”
姜辛夷扶住徐鹿鳴的手緊了緊,一改山上的冷漠風,臉上難得露出幾絲笑意來:“我這未婚夫來下聘,路上趕得急,不慎崴了腳,幸好我在鎮上遇到他,不然還不知道他怎麼趕來我們村。”
“呀!”金娘子驚詫出聲的時候,徐鹿鳴的手也被嚇得顫了顫,他怎麼就成未婚夫了???
“這就是你那定親多年的未婚夫啊。”金娘子沒注意到徐鹿鳴那點小小的不自在,上上下下將徐鹿鳴打量了一番,一張臉笑得格外開懷,“長得可真好。”
旁的不說,光徐鹿鳴那高八尺的身量就夠惹人注目了,再說他那劍眉星目,清朗爽利的臉上不帶一絲愁容的模樣,一看就是那種被家裡人養得很好,沒怎麼犯過愁的。
就是不知道是曬的、還是趕路趕的,臉上的膚色略深,不如姜大夫生的白。
“嬸子好,各位叔伯,嫂子妹妹們好,叨擾大家了。”徐鹿鳴不是不通世故的人,金娘子如此一說,頓時明白姜辛夷這是拿他當擋箭牌呢,立馬笑著與眾人打招呼。
正好,他被那些人追殺,在沒見到屍體前,肯定還會有人來搜查,他需要一個光明正大的身份遮掩。
何況,他要是回答不好,姜辛夷袖裡藏著的那把刀,可就要向他刺來了。
“哎,好好好。”金娘子在村裡這麼多年,見到的待年婿都是些扭捏不安、口拙舌笨之輩,哪見過徐鹿鳴這類上來就這麼大方自來熟的,樂得直誇徐鹿鳴嘴甜。
誇完還不算完,想到姜大年兩口子還不知道待年婿上門的事,一大早就去油菜地裡拔草了,晾曬好衣裳,她急匆匆地爬上梯田,站在姜家地頭,對著幹得熱火朝天的姜大年兩口子,張嘴就報喜:
“大年哥,大年嫂子,可別忙活了,你家來喜事了,大喜事!”
姜大年和妻子趙二孃聞言抬頭看了看天,沒聽見附近有喜鵲的叫聲,以為金娘子拿他們尋開心,擦了擦額頭的汗,笑回去:“金大妹子說笑了,這不年不節的,家裡能有甚喜事。”
要真有喜事,也該是慕荷那孩子有了身孕的事。可這事兒,在胎沒有坐穩前,不宜大肆宣揚。慕荷性子犟是犟了點,但不是這種不識大體,不懂禮數,咋咋呼呼的人。
“你家待年婿上門來下聘了,還不算是大喜事啊!”金娘子將碰到徐鹿鳴的事說了說,末了笑道,“我就說木蘭那孩子今年都二十了,你們怎麼一點都不著急岳家來下聘的事,感情這待年婿比木蘭小啊。”
大家都不是瞎子,就徐鹿鳴那張,純澈真摯、未經世事的臉,一瞧就比姜辛夷小。
她笑姜大年兩口子:“你們也真是的,縣城裡的人不都興甚麼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麼,這待年婿比木蘭小,也不是甚麼見不得人的事,這有甚不好意思講的。”
金娘子滔滔不絕地說著,壓根沒留意姜大年和趙二孃臉上越來越僵的笑容。
自家人知自家事。
姜辛夷有未婚夫一事,是他們一家編撰來搪塞村裡人的,怎麼可能真有人上門。
這比木蘭小的待年婿從何而來?!
“……”
姜家房子雖處在村子的最裡端,但選的位置極好,在一片鬱郁蔥蔥的竹林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