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暫時來說,司機罵得沒錯,大多數家庭即便傾盡所有,也未必能付得起syncpuse的植入手術費用,而後續需要持續購買的藥艙,對普通人而言,更是天文數字。
雖然這都無法改變李善情對維原生物科技近乎狂熱的關注。
十二年前,莊智誠博士受軍方委託,主導開發了syncpuse醫藥緩釋器專案。第一代模型面世後,各項臨床試驗表明,緩釋器對疼痛管理與慢性病的治療的效果超群。
研發到第二代模型,緩釋器已具備更新能力,對植入者身體各項的指標要求降低,又經過數年的測試,最終在三年前,于軍中進行大規模的植入。
李善情十三歲時,讀到那則新聞,幾年來又不斷追蹤維原生科的各項研究成果,漸漸意識到,這款名叫syncpuse的醫藥緩釋器,是幫他過上正常人生活的唯一希望。
自出生起,李善情的身體沒有一天好過,冷不得熱不得,稍跑兩步便會哮喘發作,一切運動與他無緣。從小到大,同學的假期在各處遊樂,他的假期沒有住院,就已十足幸運。
原本按照他的智力,早可以跳級,現在應已就讀大學,只是一直不斷生病請假,短則幾周,長至一年,生生延長了他的學生時代。
前陣子也是,一開學就著涼,感冒引發了肺炎,住一個月的院才痊癒。如果能夠植入syncpuse,一定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今年年中,莊博士在第三代模型發布會上向社會宣佈,已與軍方達成一致,將把緩釋器技術推廣到民用醫療市場,為未來的醫療作出貢獻。
當時李善情看了發布會,在莊博士說著說著,便激動起來的聲音裡,他也好像透過電子螢幕,忽然見到了自己未來健康的模樣。
計程車停在離濱港大學最近的行人落客點,李善情付了錢,司機祝他早日康複。
外頭開始下細雨,他對司機說了“謝謝”,戴好外套的帽子,才下車向生物醫藥的實驗室走。
兩點四十五分,李善情走到實驗大樓下,準時趕上昨天下午見過的人從玻璃門裡走出來。
新聞中的繼承人穿一件黑色的風衣,長相英俊,身材高瘦,但是面容肅穆,一眼就能得出結論:絕對不是一個很容易親近的人。
要想知道莊敘的行程不難,根據濱港大學幾個實驗室在官網公佈過的資訊,結合大三的課程設定,就能簡單推測出。對李善情來說,可能從家裡偷跑出來還更難一些。
若非要說出冒著被母親知曉的風險,來找莊敘的行為動機,李善情推測是自己的好奇心,佔有慾和控制慾合到一起促成的。<101nove.puse是他的希望,所以莊敘也是。他必須得多靠近一些,多瞭解,才能更有安全感。
另外,莊敘的外表顯得很嚴肅,又不喜歡理會李善情,讓李善情不太高興,想對莊敘進行一些改動和破壞。
沒有一個活人可以不理李善情。這聽起來不道德,自我意識過剩,但李善情從未不接納過自己的缺乏道德,並不是很在乎。
風吹到李善情的面頰,濕濕冷冷的,他剛想上去偶遇,接莊敘的車突然開到大樓門口。
眼看莊敘要上車,李善情情急之下快跑兩步,沖到臺階旁。
莊敘一定是很健康的一個人,因為他的身體反應極快,只不過餘光感受到李善情的動作,就在瞬間後退一步,體態微微呈現防禦姿勢。
見到李善情口罩上方的眼睛,莊敘怔了怔,應當是認了出來,眼中浮現少許疑惑和戒備。
“又見面啦。”李善情自然地和莊敘打招呼。同時也觀察到,莊敘聽見他沙啞的聲音時,眼神微微一頓。
“你怎麼在這?”莊敘眉頭微皺,問李善情。
李善情倒是直接想答“我是來找你的”,反正他臉皮厚,但因為方才跑了幾小步,胸口已經發悶,張開嘴呼吸,發現有少許哮鳴音出現,他晃了晃,下意識伸手抓住了莊敘的手臂,伸手去掏口袋裡的吸入劑。
顯然,莊敘也聽見了,意識到他哮喘發作,沒甩開他。
李善情拉下口罩吸藥,動靜較大,加上莊敘本便引人注目,很快成功吸引到周圍的目光。李善情倒是來得正好,等身體稍平複些,正大光明地問莊敘:“可以先和你上車嗎?”
他細看莊敘的表情,想來也是有所掙紮,本應該想像昨晚一樣嚴詞拒絕。但很顯然,莊敘不是個足夠無情的人,最後便只是冷冷對李善情說:“上車吧。”
李善情計謀得逞,笑眯眯地爬進車裡,等莊敘關了門,故意問他:“怎麼我戴著口罩你也能認出來啊,對我印象好深。”
司機微微側過臉,看了他們一眼。
“你來幹什麼?”莊敘臉上的不悅十分明顯,像是教養約束著,強忍怒氣沒有發作,又問了一遍,“為什麼知道我在實驗樓?”
“我想找你,在你們學校逛了好久,”李善情對來自他人的排斥免疫,毫無負擔地撒謊,“可能菩薩可憐我走路走得久,就讓我碰到你了。”
莊敘眉頭又皺了皺:“找我有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