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如果說方越一定要從自己過去十幾年的生活中挑選一位朋友出來,那這個人一定是陳述。
方越認識陳述,比認識傅岑還要早很多。
在他媽媽還沒有離婚的時候,他還住在城西那塊兒的時候,他就知道了陳述這個人。
城西是那樣破敗,狹窄的小巷蜿蜒曲折,兩旁是略顯破舊的矮房,斑駁的牆壁數不清經歷了多少歲月。
小巷中間拉著幾根線,掛著晾曬的衣物,在風中漂泊不定。牆角處,幾株不知名的野草從石縫中頑強地鑽了出來,為這片略顯灰暗的區域添了幾分生機。
而陳述,就是這些野草中的一株。
陳述這個人沒爹,他媽也不是什麼靠譜的人,所以他從小就在鄰居的接濟下生活,今天在這家吃點飯,明天就在那家吃飯。
方越家,也是陳述蹭飯的物件之一。
方越小時候覺得陳述很可憐,還在背地裡說過人家是小乞丐,但是可能是那片兒就他們兩個算是同齡人。
所以就算是陳述是“小乞丐”,方越也不可避免地和他走得近了。
陳述很厲害,至少在小方越的視角裡是這樣的。他們在城西的每一條巷子中跑過,陳述清楚地記得每一條路,跟著他走,方越從來沒有迷路過。
他也知道很多故事,不管是三國還是水滸,都能給方越講得頭頭是道。雖然後來方越看了原版之後發現和當年陳述講得有所出入,也不妨礙方越覺得幾歲的娃娃能記得那麼龐大的故事很厲害。
陳述比他大了一兩歲,但是在他面前,儼然是一副大人的樣子。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方越是有點崇拜陳述的。
現在看來陳述就像是傅岑那種人,學什麼都好像不費吹灰之力。
方越家有一個地球儀,陳述很喜歡玩。
陳述最喜歡看美國那塊。
方越問他為什麼,他就說他爸在那邊。
在城西這片兒大多數人的口中,陳述都是一個沒爹的孩子,但方越從來沒有懷疑過陳述說得是不是真的,他有一段時間真的是對陳述有一種盲目信任。
方越不知道美國離他所在的地方有多遠,甚至天真地以為門口的那輛公車的終點站,說不定就是美國。因為那是他已知範圍內最遠的地方。
於是方越攢了好久攢了十塊錢,交給了陳述。
“你去找你爸吧,就坐公交車,到終點站就好了。”
陳述那天收下了他的錢,和他站在公車站,等來了一輛老舊的公交。
車門 “嘶” 地一聲開啟,一股混合著汽油味和汗酸味的氣息撲面而來。
兩人小心翼翼地上了車,方越緊緊攥著陳述衣角,出了城西那塊地界兒,陳述就是他的全世界。
他們去到了市中心的麥當勞,陳述用剩餘的錢給他買了一份薯條,然後兩個人就又回來了。
方越知道了,十塊錢還不夠讓陳述去找他爸,美國比他們這兒到市中心要遠得多。
方越攢錢的習慣就從那一直保留下來了。
在方越搬走之前,那片小地方出過一次大事兒。
陳述的媽,也就是那個不靠譜的玩意兒不知道從哪裡認識了當地的一個富豪,然後很快就帶著陳述嫁進了豪門。
林女士還評價過人家陳述命好,就算是生在沼澤地裡也能被人拉出來。
陳述走的那天方越還蹲在牆角遠遠看了好幾眼。
陳述穿著一身雪白的襯衫,修身的黑褲子,還穿著一雙鋥亮的小皮鞋,他恬靜地跟在他媽身後,進了方越以前見都沒見過的豪車裡。
小方越在牆角看著這輛車越來越遠,不知道這輛看起來這麼豪華的車,是不是可以直接開到美國。
後來再見面,就是在中學之中。
方越開學第一天就注意到了陳述。
陳述和以前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