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以璇不太會安慰人,只默默地在評論區留下一個[抱抱]的表情包。
何歡也留了跟她一樣的[抱抱]。
翻完了幾十條群訊息,沒看到杜禾敏的。
但看到了林慧顏發的【中秋同樂】,早於她半小時。
團圓的日子,破裂的親情,破碎的愛情,她該“快樂”什麼呢?
早在林慧顏不辭而別的那天,她就沒有快樂了。
八年了,林慧顏的微信暱稱、微信頭像都還沒變,朋友圈的個性簽名也還沒變。
「常思己過,莫論人非」
很突然的,她想任性一回,做一點點能讓自己快樂的事。
於是給林慧顏發去好友申請:【思完過了,不轉帳能加一下嗎,林老師?】
不論結果。
當下這一刻她是快樂的。
因為當下這一刻,她預見的是【我透過了你的朋友驗證請求,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聊天了】。
樓以璇並不急於得到好友申請的迴音,發動汽車往家開。
到家才喝了口水,電話鈴聲響。拿起來一看,是她親爸r.樓打來的。
意料之中。
畢竟在吃飯時的視訊通話過程中,她和她親媽趙女士就沒說過一句話,趙女士連“生日快。
盡管後天才是她的生日。
“爸。”
“我估摸著時間,你也該到自己家了。”
“嗯。”
她雖在澳洲跟父母生活了八年,但那八年,她極少發自內心地對他們暢懷,更不曾交過心。
跟父親是自小就聚少離多,牽絆淺。跟母親,隔閡就更深了。
情歸情,孝歸孝,八年來她盡力扮演一個乖女兒的角色,沒給父母添過半點亂。
短暫的沉默後,樓偉昭問:“你是不是有段時間沒看郵件了?你在博納藝術館展出的那幾幅畫,其中一幅命名為‘花顏’的,有人出價到了20萬。館長沒聯絡上你,就聯絡了你媽媽。”
20萬,指的是澳元。
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90萬。
博納藝術館的館長是一名女性華裔。
樓以璇大學時期經導師介紹與其相識相交,後在館內兼過職也做過志願者,順其自然發展成了朋友。
藝術館面積很大,分為好幾個大小不一、性質不同的展廳。
既是珍貴藝術品的收藏與展覽寶地,也同時展售高品質的當代藝術作品和藝術衍生品。
樓以璇在當地已是小有名氣的青年藝術家,靠浪漫主義美學出圈。
已售作品中,最高單價為6.6萬,均價在5萬上下。積少成多,她的小金庫摺合成人民幣足有幾百萬。
樓下那輛新車,就是她用自己的錢全款買下的。
“不賣。那幅畫,出價多高都不賣。”
“好,不賣。你媽媽也同我講了,那幅畫是你最喜歡的,掛在展覽廳,標了是非賣品。大概館長是覺得20萬或許能讓你心動吧,所以特地問一下。”
父親的話裡話外,字字句句不離“你媽媽”,就是想緩和她們母女倆的關系。
他說的那些,哪怕不說得那麼明明白白,樓以璇也都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