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對著聖湖雪山發呆時,她忽然就想起了一張圖:西藏鎮魔圖。
相傳,那是精通堪輿之術的文成公主繪制,發現雪域西藏的地形是一位仰臥的羅剎魔女,為了鎮住魔女,修建了吐蕃十二鎮魔寺,其中在魔女心髒位置,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昭寺和小昭寺。
這座古寺,想來是同一年代建成的,她忽然得到了啟發:現象之下還有什麼?
古老但名不見經傳的小寺,藏了很多經書呀!修行之人,不就是念佛抄經。
於是阿茗軟磨硬泡,終於獲得寺裡唯一一位喇嘛的同意,有時間就借幾冊經書出來,在寺門口的經幡柱下抄寫。
那些古老的殘卷,有許多她讀過的東西,也有許多陌生的文字。
她慢慢地研讀,在浩瀚的歷史中,尋找蛛絲馬跡。
以及等待雪頓節的到來。
某個晴日,阿茗正躺在湖邊深草裡小憩,臉上蓋著氆氌帽,湛藍的達厝湖在燦爛的陽光下像最純淨的寶石。
忽然,安靜的村莊響起機動車的馬達聲。
阿茗驚醒,一骨碌爬起來。
她伸長耳朵,這引擎聲,一聽就是大隊人馬!
她拍掉藏裙和氆氌帽上的草穗,打了個呼哨,把在湖草深處吃草的馬兒喚回來。
藏馬個頭高,她墊腳拍拍馬頭,低聲和它說:“打起精神,又到你表現的時候了!咱們一舉拿下一個超級大單!”
阿茗牽著馬兒走到崗亭門口,遙遙看見了一長溜的騎行者,在熠熠生輝的雪山之下前進。
待車隊再近一點,停下車和她搭話領隊是個神采奕奕的阿姨。
阿茗好奇打聽,才知道這是一隊退休後騎行進藏的阿姨。她們從成都出發,跨怒江大峽谷,過麥通天險,歷時兩個月到達了邊境東拉鄉。
阿茗連連驚嘆,獻上甜茶,她沒忘記自己的使命,熱情邀請她們騎馬。
阿姨們連連擺手,表示不用。
“很便宜的,只要十塊!絕對是你們在藏區見過最便宜的!”阿茗摸著馬兒的毛,堅持推薦道,“我們的藏馬溫順健壯,騎著上島很有意思!”
可惜阿姨們聰明著,只拉著阿茗拍照。
穿透雲層的金光飛掠湖面,美不勝收,她們嘰嘰喳喳著準備上島。
阿姨們看著很興奮,阿茗見過多了類似的旅人,因為跋山涉水終於到達終點腎上腺素飆升。
但這裡海拔四千六,聽說她們又開了整整一天車,她莫名有點不放心,多囑咐了兩聲:
“慢慢爬啊,那小島看著不高,爬起來其實很容易高反!”
她們謝過這個小卓瑪:“卓瑪,可別小看我們,阿姨們厲害著!”
阿茗目送她們走上鐵索橋,去了馬廄給馬匹喂草料。
不多時,本來是綠蔭和黃寺兩色的小島,忽然在她餘光裡出現了飄動的紅色。
阿茗的心一下緊起來,她忙沖到河邊,手搭在眉骨上,擋住刺眼的陽光,努力辨認,發現是阿姨們在沖她揮絲巾。
虛驚一場。
阿茗便摘下頭巾,也搖動著回應。
她看見她們繼續往島上寺挺進,於是回身接著給馬兒喂水,嘀咕道:“她們體力真不錯,爬得好快。”
待她收拾完馬廄,準備再回湖邊打個盹時,隱隱聽到了一些雜亂的聲音從湖心傳來。
阿茗握住韁繩,站在原地,等了須臾。
當她看到寺裡紅袍的喇嘛跑出來時,立刻意識到不對勁。
果不其然,下一刻,喇嘛就在大聲呼喊她。
出事了,絕對出事了!
阿茗抱住馬頭,踩著馬鐙顫顫地爬上去,甩動韁繩:“走!我們去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