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嗎?」
對面秒回。
「拿到行李了,馬上出來。」
上週林枝予拿到了藝大的畢業證,道別、聚會、收拾行李,還得分一部分時間給專案,一週的時間,緊巴巴但高效地結束了柏林最後的時光,在昨天搭上了回國的航班,今天才轉機到江原。
沒兩分鐘他就從國內到達出口出來,拉著行李箱,頭發有點長了,走幾步就不適地甩甩,一邊眼神還在尋找向遙的位置。
找到了,眼睛一亮,跑過來抱住她,蹭蹭又蹭蹭。
“我回來啦。”
“嗯嗯,”向遙回抱了一下,沒時間跟他膩歪,拽著他迅速往停車場走,“快,快,有點來不及了。”
一年多前,向遙在江原租了一個小工作室,開始尋找契合她專案調性的團隊成員。工作室的人並不多,策劃都在江原,剩下的散佈杭州上海。
從《失聲》的第一支 pv 發布,陸續就開始吸引了玩家的注意,這幾天試玩 deo 上線了,團隊都忙著跟蹤反饋和複盤。
下午有遊戲平臺跟工作室約了一個小的專訪,時間已經快到了。
林枝予也知道,因此跟著她腳步很快,到車邊才有點驚訝。
“你買車了?”
“葉葉新換的,”向遙指示他把行李放上後備箱,上了駕駛座,準備啟動,“我哪用得上買,住得離我媽和工作室都近。怕你行李多,就徵用了。”
“開得很熟練,”林枝予笑她,“沒少徵用吧?”
“嗯哼,”向遙不害臊還很光榮,“你要是有空也把駕照學了,後面換你徵用。”
“非得徵用嗎?”林枝予回了國心情很光明,嘴角就沒下來過,“我們自己買好啦。”
“等遊戲上線吧,”向遙說,“現在還是先顧著工作室的現金流。”
林枝予認同地點點頭,心裡把多接幾個專案列上日程。
到工作室,離採訪時間還有半小時。瞿曉青在門口抽煙玩手機,看見他們點了個頭。
“還挺快,”她說,“潘桐怕你們來不及,趕我出來望風。”
“你真是被動出來望風的?”向遙不信。
瞿曉青心虛地沒有回答,打量林枝予:“沒延畢?”
“顯然。”林枝予有點小小的得意,繼而道,“沒戒煙?”
瞿曉青對他豎了個大拇指,掐了煙進去了。
說林枝予老在國外,其實和團隊的大家也是老熟人了。他在最早就進了專案組,休假也會回國,基本跟大家保持著三四個月一見的頻率。
一進去大家紛紛打招呼,高興以後討論音樂設計總算不用考慮時差了。
沒聊多久時間就差不多了。
這次主要是影片連線,但訪談結果最後還是會以文字專訪的形式放出來。
對方上線後先是調整了攝像頭和麥克風,日常寒暄幾句,慨嘆工作室成員的年輕,進入了正題。
這款遊戲的想法是怎麼誕生的?
“有一段時間工作不太如意,做夢夢到自己變成女鬼嚇死了領導。”向遙說完工作室都鬨笑了。
“領導會聽到嗎?”採訪的女生也抽笑不止。
“那要看你了。”向遙擺手,“但還好了,我們現在關系不錯,離職以後大家反而找到了合適的相處方式,我們創作的過程裡他也給了不少幫助。”
“還是發給他看看吧,”瞿曉青說,“他有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