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蔡瑁的水軍怎麼撤了?”
蔡瑁水軍撤離的第一時間,孫策這邊就得到了訊息。
畢竟,漂在江上的幾千艘艨衝鬥艦突然就消失了,不察覺到也不可能吧。
周瑜皺了一下眉頭,立馬想到了什麼,喜色浮現在臉上。
“看來是張繡那邊成功了。”
“哦,果真?”
孫策臉上也露出喜色,張繡那裡能否成功可是關乎到能不能真的拿下荊州,意義重大。
而現在孫策聽到張繡已經成功,怎麼能不高興。
那可是荊州啊!
只要拿下荊州,再加上他的江東,他實力在不久的未來將得到飛躍般的增長。
而實力,則是爭霸天下的資本。
“嗯!”周瑜點頭,“蔡瑁的水軍本就是為了牽制我們的水軍的,若不是張繡成功,蔡瑁怎麼會輕易動水軍。”
“所以伯符,去收拾一下,我們準備北上吧。”
“嗯,北上?”孫策有些疑惑:“可是蔡瑁的大軍還在這裡,我們如何北上?”
“呵呵呵,伯符,莫要被蔡瑁給騙了,蔡瑁的大軍必然也已經隨著水軍北上了。”
周瑜搖搖頭,呵呵一笑。
孫策聞言,不由皺起了眉頭,目光看向了蔡瑁大寨。
現在剛好是傍晚,只見蔡瑁大寨裡炊煙裊裊,與往日一般無二。
孫策伸手往蔡瑁大寨的方向一指。
“公瑾你看,一個鍋灶能供多少士卒就食是有定數的,為將者,根據有多少鍋灶計算有多少士卒乃是基本。”
“而如今蔡瑁大寨裡的炊煙並不比往日要少,足可見荊州軍還在大寨之中。”
“哈哈哈~!”
周瑜聽完,直接哈哈大笑了起來,甚至笑的腰都彎了。
孫策看著周瑜如撞見多年損友出糗的幸災樂禍,而且還笑的那麼歡快,不由臉色一黑。
“怎麼,我說的有問題?”
“不……不……”周瑜連連擺手,好一會兒才喘了口氣,然後反問了一句。
“伯符可知增兵減灶之計?”
“這是自然。”孫策毫不猶豫的道:“所謂的增兵減灶,即是……”
孫策話說到一半,忽然意識到了什麼,立馬住了嘴,看向了周瑜。
周瑜則是微微頷首。
“兵者,詭道也,自然不能盡信書。”
“襄陽有變,蔡瑁自然不會只讓水軍北上救援,不然如何奪回襄陽?”
“所以,蔡瑁的大軍必然也已經被北上,只是害怕我們北上與張繡形成夾擊之勢,故而留有一軍在此迷惑我們。”
“至於那數量不比往日少的炊煙,不過是增兵減灶的另類運用,減兵不減灶之計也!”
“那我們現在如何辦?”孫策之前就已經反應了過來,此時詢問道。
“我們也北上,徹底將蔡瑁大軍給殲滅?”
“這是自然。”周瑜頷首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