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襄陽沿漢水南下,屬於是順流而行,船速極快,說是一日千里也不為過。
所以當胡車兒帶領著船隊到達漢水中游偏下的時候,還沒有與蔡瑁的水軍相遇。
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陸遜自然要考慮方方面面。
襄陽城破,襄陽的信使立馬南下夏口給蔡瑁彙報訊息所需要的時間,還有蔡瑁帶領水軍逆流而上航行的速度,以及他的船隊從襄陽順流而下的船速。
這些複雜的關係以及複雜的計算,陸遜早在實行計劃之前就早已經在信中多次做了推演。
而在陸遜的計算中,他選擇的這處漢水中下游地段,蔡瑁至少還得過一天才能到達。
“就這裡,鑿船!”
胡車兒到達目的地之後,一聲令下,士卒連忙將那些裝滿了石頭,吃水極深的船隻排排展開,每隔數米,就有一條船,然後連成一排。
若是俯瞰看去,就能看到無數船連在一起,好似一座橋一樣,將江兩岸給連在一起了。
然後,又有士卒潛入水中,將這些船的船底鑿穿。
咕嚕嚕!
隨著船底被鑿開一個洞,江水拼命的竄入船中。
而船中本就裝有大量的石頭,在船底被鑿開洞,江水灌入船中沒多久,這些船就全都沉入了江底。
“第二輪,繼續!”
隨著胡車兒再次下令,又是數百條裝滿了石頭,吃水沉重的船隻劃到了剛才沉船的地方。
然後繼續排成一排,入水鑿船底。
等到這一批船隻也全部沉入了江底之後,胡車兒繼續道。
“第三輪,繼續!”
如此,幾輪下來,鑿沉了大概有千條船隻的時候,胡車兒才終於是沒有再下令了。
而此時從江面上看,一切如常,但是河底其實已經沉了上千條船了。
胡車兒此時則是變了命令,然後再次下令道。
“派數十隻船一路往前航行,試試能不能穿過去。”
胡車兒命令剛下,就有數十條船隻竄了出去,往沉船的位置一路划過去。
咚!
就在船到達沉船位置時,一聲船隻被撞的沉悶聲響起,然後有的船被卡在那裡,無法再前進,而有的船卻是船底都被撞出了一個窟窿,江水迅速灌入,不一會就沉了。
胡車兒看著這一切,滿意的點了點頭。
陸遜交給他的製造人工暗礁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將卡在哪裡的船都鑿了,然後撤!”
事情辦好,胡車兒大手一揮,當即就帶著船隻撤離。
只要這裡的暗礁存在,蔡瑁的水軍就休想繼續北上。
而若是要清理河道,那也不知道要費多久的時間,幾百條船沉入了江底,想要完全清除,怕是沒個幾個月根本就做不到。
所以,蔡瑁的水軍短時間根本就無法再北上襄陽,在陸遜這裡算是廢了。
當然,陸遜其實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順帶也阻止孫策的水軍北上襄陽。
雖然說張繡已經與孫策達成了盟約,但襄陽這個地方畢竟是太過重要。
在事情沒有成之前,自然是可以退一步,但是當事情成了之後,孫策未必不會產生染指襄陽的意思。
而孫策想要來襄陽,走水路必然是最快,最便捷的途徑,而水路不通,則是能有效的遏制孫策蠢蠢欲動的野心。
除了這些原因以外,陸遜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延遲蔡瑁大軍回到襄陽的時間。
若是走水路,哪怕是逆流而行,蔡瑁一天至少也可以行軍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