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進去沒多大一會兒,我的身體便開始微微有些發汗,十分舒服。
俗話說血行風自滅,天地萬物相生相剋,一些寒症,比如風溼骨病、腰椎間盤突出、滑膜炎,或是頸椎病,包括婦人產後的月子風,其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熱療。
五行相生相剋,老祖宗其實早就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了。
說到這,我順便說一句,最近我有個粉絲寶寶經常給我留言,說他10幾歲就得了糖尿病,並且現在已經發展到尿毒症了,問我該怎麼辦。
我給他回覆留言回覆了十幾條,但是畢竟留言回覆限制字數,所以沒辦法跟他說太清楚。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不是醫生,不懂該如何治病救人,但我覺得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世間萬物發展到一定程度肯定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糖尿病,你說10幾歲的孩子能得這病,咱們拋開玄學不講,單說病情,他在確診為糖尿病之前肯定是脾先出現問題啊。
後期才發展為糖尿病,再慢慢發展才影響到腎臟。
《黃帝內經》講得不是很清楚嗎,糖尿病就是肥甘厚味吃太多了,又缺乏運動,這才導致最後發展成了糖尿病。
那肥甘厚味吃多了第一個傷的是什麼?肯定是脾啊,脾超負荷工作了,然後慢慢才腎陰不足發展成糖尿病的嘛。
所以我認為這個病無論怎麼治療,都要先把脾給養好,不解決根本問題就是在掩耳盜鈴。
糖尿病發展嚴重的時候不光是腎不好,身體各個臟腑都會出現問題,針對出現問題的地方去治療、預防病情擴散這沒毛病,但也別忘了養脾。
古人其實治療這個病的成功案例是很多的,那時候的人不像我們現在這樣,成天沒什麼運動,不是坐在那看電視就是玩電腦,要麼就是躺著刷手機,上個廁所都懶得下床。
過去治療這病,方法很簡單,就是每天徒步走上好幾個時辰,然後吃些清淡好吸收的食物,而且還要少吃。(張寶,你看到這千萬別去效仿大量運動啊,你現在都在透析期間,並不適合,運動對你來說消耗元氣太大,你可以試著靜坐、打坐補充元氣。)
不像我們現代人,美食的誘惑那麼多,不是炸雞就是蛋糕、小燒烤、小飲料、小奶茶、咖啡啥的,各種小海鮮。就連水果都新培育出那麼多種,變著花樣勾起我們對美食的慾望,少讓你吃一樣都不行。
那時候人家吃的是什麼啊,人家吃的肉和咱們現在吃的能一樣嗎?所以現在這病才這麼難治。
再繞回剛才的話題,咱們現代人得的寒症這麼多,其實也跟過去的生活方式不同有關係。
之前不是說了麼,血行風自滅,現在還有幾個人上班能累出一身汗的?為啥出汗?因為你熱啊,在再冷的天只要你運動量到了,身上一熱就肯定出汗。
就算你有高強度的工作,能出一身汗,但你能保證不喝點涼啤酒、小冰水爽爽口嗎?
咱姥爺、爺爺那輩人,當然我指的是40年代生人的那些人,你姥爺爺爺要是和我父親年齡差不多,50年代、60年代的不算。
50年代、60年代的人,是被西方文化影響的第一批人,他們身體狀況絕對沒有40年代生人那麼硬朗,甚至能活過他們的都少得可憐。
他們那輩人,人家也喝酒,但是人家不管啥季節,喝白酒永遠都是要燙得熱熱的,再加上他們白天高強度的工作或是勞作,人家一天身體都是熱乎乎的,而且我們東北以前都睡火炕,無論你是城裡還是農村,只要是平房家家都一樣。
那他們得風溼骨病的機率就小啊。你再看看現代人,大冬天的露個腳脖子,腳脖子一受寒,那往後要孩子都費勁,一個個還覺得自己挺美,說啥自己要當丁克不要小孩,話都這麼說,其實生不生得出來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好了,一聊又跑題了,說這些沒別的意思,就是想告誡現在的年輕人,別看你現在年輕,不注意身體,往後病找上來了,苦的是咱們自己。
在美和健康面前,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要不然你說你一身病,在床上吃在床上拉的,還咋美啊,對吧。
好了,最後,我祝願我的粉絲寶寶,張寶寶能夠早日康復,並把我所做的功德迴向給他。
諸佛菩薩如何迴向我亦如是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