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可能出現「有兩個奧列格」的情況。
但如果,他是說,如果。
如果世界的既定事實被修改呢?
「我找到了奧列格。」當這句話被世界承認,成為事實,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奧列格,可那不是他。
在清張沒有切換筆名的時候,其他筆名就像身處一個連世界都無法觸及的黑洞,哪怕是真理也無法約束他應該在哪裡,該做什麼事。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思考,那麼就會出現於現在類似的情況,當清張換回筆名,他會出現在世界要求他出現的地方——例如藤丸立香的身邊。
那麼現在沒能解決的疑惑也能逐一思考了。
誰改變了事實?
費奧多爾?他又拿到書的殘頁了?
不,沒有詳細的邏輯鏈和完整故事敘述,即使是書也無法發揮作用,費奧多爾擅長描述陰謀,但他不擅長講述更浪漫化的東西。
只能是藤丸立香。
一段對話順理成章出現在腦海。
【「令咒」,屬於浮現在手背或手腕上的魔術結晶,屬於魔力資源的一種,可以讓藤丸立香使用魔力召喚從者。】
【不過這也和場地有關……缺乏魔力的地方是沒辦法召喚的,之前明明都不行,今早突然就……】
【補充魔力的條件是什麼?】
【人類的生命力……】
【所以說……那三十八起兇案……】
條件達成了。
雖然覺得莫名其妙,但藤丸立香口中的從者,居然也包含了「奧列格」。
不是說從者是英靈能召喚出來的展現形式嗎?
不是說英靈是因為豐功偉績在死後成為傳說,變成信仰物件的英雄所誕生的存在嗎?
不是說要麼就是生前和世界締結契約,獲得力量後無償為世界打工,才會變成英靈的嗎?
他奧列格哪一點能蹭到邊了?
好吧,就算他勉強接受。那麼,為什麼身為從者奧列格的自己,會在腦海中聽到費奧多爾陰陽怪氣的聲音?
這又是松本清張早在數年前,當他還沒有掌握異能時,令他抓狂的點了。
所不知道的某種力量體系導致的一切後果,都無法推理出前因。簡直跟機械降神一樣,絲毫不講道理。
再寬容的讀者,也會在武士的拼刀大戰中看到陽電子炮而荒謬吧?
在這個異能和咒術齊飛的世界,又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而萌生了更加神秘的力量。
“藤丸立香。”清張從盥洗室出來,直接面對依舊對自己有些忌憚的少年說,“我想知道一些事情。”
如今,出現在藤丸立香腦海的,是來自江戶川亂步的勸誡:
——下次見到清張,如果他還沒恢複「正常」的話,記得別太相信那家夥。
而奧列格先生卻在此時建議道:告訴他沒關系,如果要徹底解決費季卡,他和他背後的人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松本清張的主張則是:“我很好奇,告訴我。”
果戈裡還在一邊見熱鬧不嫌事大:“什麼什麼?想知道什麼?我也想知道嘛!”
要相信誰?能相信誰?
松本先生嗎?可好像就是他把自己「交出去」的。
奧列格先生嗎?但立香對他剛才那句「徹底解決費季卡」耿耿於懷。在夢中看到的奧列格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才對,哪怕是讓他再棘手的刺頭,毫無人性可言,他也只是耐心又直白地展開「教育」。
因為召喚的職階是複仇者,所以性格被扭曲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