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的天災
何苦擔心虛空後的星系是自己幻想出的海市蜃樓, 李無名卻堅信那就是人類文明發源之地——銀河系。
何苦是古人類還魂,他所在的時代人類並沒有星際殖民的能力,更不可能改造其它星球。雖然此時劍痕已散, 李無名透過記憶中的驚鴻一瞥依然在星系中找到了熟悉的機械星環。即使因為距離顯得微小模糊,他也認得出, 那就是歷史課本上記載的遠古採集站。
人類征服第一個殖民星時尚未掌握鐳射采礦技術, 只能建造空間站以飛船運輸資源。在實現機械飛升遠遷新星之後, 人聯並沒有拆除這些落後時代的原始採集站,而是將它們作為地球博物館的配套設施用於星際遊客的歷史教學。
也正是因為這些設施的存在,以李長安為首的地球派才堅信人類只要回到母星就能重整旗鼓再戰星海。
那些遠航求存的日子李長安日夜都在研究母星史料,不論重生多少次都不會認錯這片希望之地。
而星圖中唯獨缺少地月二星,更是證明這很可能就是現存的銀河系。
然而,面對李無名的肯定何苦很不自信:“我不覺得自己有強悍到能打通時空隧道。”
白辰透過在極北之地的實際操作對天子權能已有心得, 此時便提出了更符合實際的看法:“天道劍意是向天道借力的規則之劍, 或許是帝建立了二者通道,這條空間規則又恰好回應了你的執念。”
要說劍君一劍就捅出了天墓境通向銀河系的時空隧道,何苦自己都不信。但是,若他並不是時空隧道的建造者而是發現者,倒極具可能。畢竟天道劍意本就是源自於帝的規則之法。
此時, 李無名也從記憶中搜刮出了一個科學側解釋:“靈子躍遷技術。”
星辰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 如果只是依靠艦船飛行,人類飛到全體滅絕也沒法離開銀河系。舊人族之所以能夠建立跨越十數個星系的龐大帝國, 靠的就是依託於靈能研發出的靈子躍遷技術。
透過以靈能定位建造出的躍遷站, 同星系之間的星球躍遷只需不到半小時, 輾轉相鄰星系也不會超過一天。
而李長安返回地球會如此艱難也是因為戰爭中使用的靈子武器破壞了人聯所有的躍遷站,以至於地球派艦隊只能憑借最原始的艦船航行尋找未被基因武器汙染的故土。
那時李長安還曾慶幸通往太陽系的躍遷站最早被破壞,戰火未曾波及沒有重要軍事設施的太陽系。
如今的李無名對此倒是有些遺憾了, 熱衷於自我毀滅的愚蠢直立猿就該接受母星的物理教育才能學會重新做人。
總之,當初作為觀光勝地的太陽系必然存在多個躍遷站。既然最原始的資源採集站都未曾崩壞,這些採用了最新科技的躍遷站自然還儲存完好。
而融合了李長安全部記憶的帝無疑掌握了靈子躍遷技術。雖然舊人族的躍遷必須依託星球中轉站進行無法做到一站式跨星系,像這般兩點之間同時跨越多個星系更是隻存在於幻想小說的奇點技術。但是,成為天墓境之主的帝在靈能運用上無疑遠勝舊人族,如今更是經過了數千年的研究,超越舊人族也是很正常的事。
就在人類重複著王朝迴圈彼此廝殺時,帝從未放棄探索未知,終究獨自尋到了回家的路。
如今人族走的是修仙之路,與舊人類已不是一個體系,李無名並未做具體說明,只大致說了是怎麼回事便遙望天空,沉默著不再言語。
九尾狐對情緒極為敏感,白辰疑惑地看了他一眼,這就道:“那也是你的故鄉,如今能回去了為何反倒頗為憂心?”
“並不是所有生命都能承受躍遷時的靈子轉移,過去舊人族最先進的巨像戰艦也僅能進行相鄰星系轉移。”
李無名無奈地嘆氣,為了方便聽眾理解,又舉例道:“如今的我也就比巨像強上些許而已。”
由帝親手扶持的新人類文明確實比靠自己摸索規則的舊人族走得更快,只李無名一人就勝了過去的科技結晶。然而,天下終究只有一個李無名。
而他,不論前世今生都不是會為了自己獨活感到高興的人。
空有滅世之力卻無法救世的劍仙只能哀嘆:“帝進行躍遷之時便是下一次生命大滅絕開啟之日。
屆時人間生靈必定全滅,仙魔都不一定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