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軍這邊的事情,已經讓鄧文斌非常頭疼了,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另外一邊的李新春也開始給他找事了。
李新春有一次和下面的另一個小弟在外面喝酒,兩個人因為一點小事吵了起來,李新春藉著點酒勁嚇唬對方:“你他媽的要是給我惹急了,我就乾死你,之前我和老大出去殺人的時候,你還啥也不是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新春馬上就被人舉報了,警察很快就趕了過來,這一下差點沒給他嚇死。
李新春趕緊跟警察解釋:“我就是喝點酒吹牛逼呢,根本就沒有的事!”
最後好說歹說,警察這才走了,讓李新春逃過了一劫,不過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鄧文斌的耳朵裡。
鄧文斌當時就只有一個想法,我這一群手下都是什麼臭魚爛蝦,沒一個省心的,全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貨。
結果這件事剛平息下來,那邊的張東明又出事了,這小子跟鄧文斌關係不錯,從鄧文斌這裡學了點偷車技術,結果在一次作案過程中,被祁東縣白帝派出所的警察抓住了。
鄧文斌知道這件事之後,深知大事不妙,他擔心張東明在裡面扛不住,把之前的事供出來。
當天晚上鄧文斌就跑去了派出所,用大鐵鉗子把臨時關押張東明那個房間窗戶的防盜鋼筋剪斷了,把張東明給救了出來。
鄧文斌很清楚,劫獄的事情如果東窗事發了,後果是很嚴重的,自己如果再待在祁東縣,估計一個不小心就得掉腦袋,必須得趕緊離開這裡。
1999年年底,鄧文斌離開了祁東縣,跑去了雲南邊境附近,他的想法和很多悍匪一樣,這地方天高皇帝遠,退一萬步來講,一旦國內要是待不下去,隨時可以出境逃命。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鄧文斌開始遙控指揮團伙成員做事了,和所有人都是電話聯絡,團伙成員偷到車之後,他負責在雲南邊境走私到國外去。
另外鄧文斌多了一個心眼,就是不讓任何團伙成員知道自己的行蹤,即便是有事必須見面,他也會多次更改見面的時間和地點,辦完事扭頭就走,主打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
此時鄧文斌團伙又多了一個規定,那就是團伙成員互相通電話的時候,前三句話必須要說普通話,從第四句話開始,改為說湖南方言。
如果有人出事了,那就一直說普通話,給對方打個暗號。
由於鄧文斌經常和寮國或者越南的人打交道,所以大部分的時間段,他都生活在境外,因此這段時間他在境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明確的記錄。
可以肯定的是,2000年五月份左右,鄧文斌在寮國的琅南塔省投資了一個磚廠,而且生意做的不錯。
在寮國生活的這段時間,鄧文斌認識了一個叫伊媛的寮國女孩,這女孩的背景非常不一般,她的叔叔是寮國軍方的一個高官。
伊媛比鄧文斌小了十三歲,她家在當地也屬於豪門貴族,是當地最大的毒梟,也就是說鄧文斌完全可以藉助伊媛家強大的背景,自由從事販毒領域,不過具體他有沒有幹過這些,就沒有人知道了。
按理說鄧文斌一個逃犯,根本就配不上這樣的女人,可是伊媛就是看中鄧文斌這個人了,鐵了心的要跟鄧文斌在一起。
也正是在境外的這段生活,讓鄧文斌團伙的武器裝備有了質的飛躍,長槍短炮應有盡有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性武裝犯罪集團。
整個2000年,鄧文斌的所有心思都放在瞭如何提升自身實力這件事上,首先就是再次升級了盜竊工具,投入二十萬元,購買了兩套最先進的汽車改碼裝置。
有了這個東西之後,鄧文斌的偷車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即便是防盜效能最好的豪華轎車,也僅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把鎖開啟。
隨後鄧文斌又花了三萬多元,從俄羅斯買回來兩套夜視眼鏡,帶上這個東西之後,即便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也可以看清眼前的東西。
這樣他們偷車的時候,就可以不用開手電了,大大提升了作案時的安全性和隱蔽性,這在國內所有盜車案中,是前所未有的,完全是碾壓級別的存在。
收入有了保障之後,鄧文斌又專心的研究起了手槍的消音器,他對之前自己做的那個消音器不是很滿意,覺得聲音還是大了點。
經過一番研究改造之後,鄧文斌製作出來的消音器效果有了顯著提升,安裝上這種消音器後,開槍的聲音基本上和輕輕拍一下手的聲音差不多,如果在戶外使用的話,稍微遠一點根本就聽不見。
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鄧文斌製作出來的消音器不僅自己使用,而且還拿到了黑市上去販賣。
這玩意在黑市上非常搶手,他也成了金山角地區軍火黑市上唯一的消音器供貨商,很多人慕名而來,專門找他定製這個東西。
除了消音器之外,鄧文斌又研究出了一種殺傷性極強的武器,那就是劇毒子彈。
正常的子彈如果不打在要害位置,基本不會當場斃命,鄧文斌把氰化鉀劇毒藏到了彈頭裡,只要子彈打在身上,哪怕只是打中了小腳趾頭,結果也是神仙難救。
鄧文斌拿著這種子彈,在狗的身上反覆試驗,效果非常不錯,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把一隻狗毒死。
最後鄧文斌又系統學習了刑事偵查學、現場勘察學、痕跡學、彈道學等專業知識,另外還購買了公安、法律、軍事等方面的各種專業書籍,深入而且系統的學習了各種反偵察手段,用知識來武裝自己。
鄧文斌做的這些事,都是為了將來做大事準備的,雖然他現在不愁吃不愁喝,小日子過的有滋有味,但是他並不滿足安於現狀。
鄧文斌落網之後,曾經說過一句話:“我覺得男人活一輩子,必須要轟轟烈烈才行。”